認識反式脂肪酸
顏慧菁營養師 撰稿 楊忠偉營養師 審閱
脂肪酸可分為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兩種,天然狀態下不飽和脂肪酸幾乎都是以「順式」鍵結存在。動物性油脂因為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與膽固醇,食用後會增加人體中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在健康意識抬頭,現在大部份的食品業者使用以植物性油脂為主,經過加工『氫化』過程作用後,會改變這種順式結構為反式(trans)結構,轉變成飽和的脂酸,此油脂的穩定性高,所製作的食品品質也較好,但相對也產生反式脂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易增加人體中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那些食物含有反式脂酸?
在購買食物時,應看清楚食品成分標示,如成分標示含有「氫化植物油」、「植物性乳化油」、「精製植物油」、「植物性乳瑪琳」、「人造奶油」等食品建議避免選用。
改變外食的習慣,儘量選擇在家開伙,家庭烹飪用油大部份都使用植物油,比較不會有反式脂肪的問題發生。
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天然食物,掌握均衡飲食中三少一高的飲食原則(即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維),烹調方式則建議以少油的清蒸、水煮、紅燒、涼拌或清炒為主。
反式脂肪禁用?
由於反式脂肪對身體心血管會造成負擔,包括國外有些國家都已經禁止餐廳使用反式脂肪烹飪食物。而因為台灣是以米、麵為主食,所以目前衛生署僅要求業者標示反式脂肪及飽和脂肪的含量,並沒有禁用。
衛生署經過評估後也研擬規範,要求市售包裝食品自97年1月1日起在包裝上「營養標示」處標示反式脂肪的含量(註) ,每 100公克(毫升)反式脂肪含量低於0.3公克,便可標示為零!所以食品標示反式脂肪含量為0,不代表不含反式脂肪。
目前反式脂肪的每日攝取量與限制含量在國際間尚未達成共識,不過站在健康的立場,還是建議大家應減少攝取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民眾,更是要嚴格限制反式脂肪的攝取,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就從現在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