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飲食
陳慧文營養師撰稿 楊盈芝營養師審稿
大暑將至,也代表著即將進入一年當中最為炎熱的時候。俗諺說:「大暑前後,衣裳溻透。」在這酷熱的天氣總是令人煩躁不已,烈日下避免高溫曝曬,除了食物當中含的水份之外,足夠的水份攝取亦同樣重要。
喝多少量的水?
水份攝取建議每公斤體重需攝取30cc的飲水量,但水份需求會隨著年齡、性別、天氣、活動量和本身身體狀況而有所不同。若以60公斤體重為例,每日約需攝取1800cc的水分,建議民眾使用自己的固定容器,較能掌握自己每天飲用的水量,如一般小罐寶特瓶約600cc,若一日水份攝取需求為1800cc,即小罐寶特瓶每天需攝取3罐,且分多次小量飲用,切勿一次大量飲水。
一般民眾若運動時間少於1小時只需要適量補充水份即可,並不需要補充運動飲料。但處於炎熱環境下,水份的流失會隨之增加,輕度水份流失,如工作屬於日曬、搬運重物者,因為腹瀉、嘔吐引起脫水者,或者每日飲水量已經過3000~5000cc仍覺得口渴者,這時候除了補充流失的水分,還要補充汗液與尿液流失的鹽分,此時需補充口服電解質補充液(ORS)。
一般市售的運動飲料跟口服電解質補充液(ORS)相比,除了水份、電解質外還包含了大量的糖份,約16~40公克(以600cc為例)。故運動飲料較適合中、高強度運動的專業運動選手,其運動時間超過1小時以上者飲用,這時運動飲料除了補充水分、電解質外,其中的糖份,可以補充血液中的血糖,幫助運動表現。
DIY口服電解質補充液(ORS)
1000cc的開水添加一般精鹽2.6g(1/2 茶匙)與糖13.5g(2~5茶匙)即可製成口服電解質補充液(ORS),輕度補充水份與電解質流失。
夏日消暑的瓜類蔬菜
長夏養脾,多食蔬菜,幫助消化,促腸蠕動。夏季是吃瓜的好季節,此時期盛產的瓜類蔬菜如絲瓜、胡瓜、苦瓜、冬瓜、小黃瓜等,含水量高達約90%以上,在炎炎夏日是大地給予消暑低熱量的好食材。且瓜類蔬菜屬於高鉀食物,有助於利尿排水,清熱解暑。烹調料理如:菇菇燴絲瓜、胡瓜煮湯、苦瓜炒蛋、薑絲炒冬瓜、涼拌小黃瓜等,都是消暑好料理。
餐間消暑的夏季水果
夏天盛產的水果,如西瓜、葡萄、紅龍果、木瓜、芭樂、芒果、百香果、水梨、水蜜桃等,冰鎮一下,清涼解熱效果不輸冰品,但少了冰品中精緻糖類的負擔,且又可攝取到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與抗氧化的植化素,天然又健康。唯一要注意的是要適量食用,一份水果熱量約60大卡,一天可以食用2次,一次1個拳頭大小,過多的水果攝取同樣會增加熱量的攝取,甚至增加體內血油(三酸甘油脂)過高。
針對糖尿病、腎臟病、心臟疾病、心血管疾病病友
這些夏季盛產的蔬菜水果建議依照營養師給予的飲食計畫來執行。
參考資料: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2) WHO Drug Information WHO Drug Information Vol. 16, No. 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