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鹽飲食」就是「低鈉飲食」嗎?減鈉飲食的原則
減鈉飲食的原則 李詠妍營養師撰寫 楊忠偉營養師撰稿
「低鹽飲食」近年來透過報導及專業人士衛教,已經讓許多民眾對於自我的健康照顧有所重視,也學會要「吃得清淡點」或對於「重口味」的食物有所節制。但是「低鹽飲食」作得好,就是「低鈉」了嗎?到底為什麼要低鈉呢?
已有許多研究結果發表證實,「味覺破壞」或「高鹽飲食」與多種慢性病有非常深切的相關性,因此專家提倡不僅要「低鹽」更要注意「鈉」含量的攝取。其實「鈉離子」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電解質,負責維持細胞體積與體液的調節,但是人體一天僅需100毫克的鈉,若放寬至每日的飲食攝取則建議5~8克的鹽﹝約2400毫克的鈉﹞。
「減鈉飲食」除了減少調味品與醬料的使用以外,還要注意平日所食入的食物項目。原則如下:
1. 選擇新鮮的食物,並自行烹調。
2. 減少含鈉量高的調味品,例如鹽、醬油、味精、番茄醬等等。
3.生活中有些含鈉量較高卻不易被察覺的食品,包含:麵線、油麵、白吐司、運動飲料、甜鹹蜜餞、甜鹹餅乾、湯汁......等等,必須減少飲食。
4.另外,各類的罐頭及加工食品,在加工過程中,都添加鹽或含鈉的食品添加物,例如鹼、蘇打、發粉,必須減量攝取。
5.而含鈉量較高的蔬菜,例如紫菜、海帶、胡蘿蔔、芹菜等,不宜大量食用。
6.建議烹調時,可使用白糖、白醋、薑、八角、花椒、肉桂、檸檬汁等調味品,來增加食物的風味,或烹調方式亦可採蒸、燉、烤等方式來保持食物的鮮味,增加可口性。
除了上述的原則以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於腎臟病患者或使用保留鉀離子的降血壓藥物者,在使用「低鈉鹽」或「薄鹽醬油」等類似替代調味品前,請先詢問過醫師或營養師。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導,適當減鈉飲食有助於身體健康,若過度追求低鈉飲食反而會危害健康,更有可能提高死亡與罹患心血管疾病之風險,故不宜過度限鈉,減鈉飲食才是長期維持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