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子宮頸癌新契機-淺談子宮頸癌疫苗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子宮頸癌占全球女性常見癌症的第二名,而在台灣每年則約有2000例新增的子宮頸癌患者,這對婦女來說是一大警訊,因此如何遠離這個頭號殺手,是每個女性應該要了解及努力的。目前醫學研究已發現子宮頸癌形成的原因與人類乳突病毒有密切關係,感染的主要途徑為性接觸,所以有過性經驗的女性都有可能得到子宮頸癌。一直以來衛生單位所提倡的「六分鐘護一生」子宮頸抹片檢查是子宮頸癌早期篩檢及防治的最佳方法,而近期子宮頸癌疫苗的發展又幫大家添了一項防癌利器。
1.什麼是子宮頸癌疫苗?
子宮頸癌疫苗又稱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它可以用來預防人類乳突病毒的感染,進而減少子宮頸癌發生的機會,但不能治療已受到病毒感染的女性。
2.子宮頸癌疫苗有幾種?
由於70%的子宮頸癌是由第16、18型人類乳突病毒所引起的,所以市面上有兩種疫苗皆針對這兩型的病毒研發,一種是兩價的子宮頸癌疫苗,它可以用來預防第16、18型人類乳突病毒的感染,目前的研究顯示效力可達6年;而另一種是四價的子宮頸癌疫苗,除預防第16、18型病毒外,尚可防範第6、11型病毒的感染,效力達5年。兩種疫苗皆需在6個月內完成3劑的接種。
3.適合接種疫苗的年齡為何?
建議接種的年齡為12-26歲的女性,而9-12歲的女童需由家長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種與否,至於26歲以後施打疫苗的效果如何,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
4.接種疫苗前應該要告訴醫生什麼事?
(1)是否有對食物、藥物過敏的經驗
(2)正在服用那些藥物
(3)是否懷孕或哺乳
5.那些人不適合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1)曾對子宮頸癌疫苗或疫苗中的成份過敏
(2)正罹患子宮頸癌或癌前期的女性
(3)已懷孕或計畫即將懷孕
(4)高燒且有嚴重感染症狀者
(5)因基因缺陷或感染愛滋病毒以致免疫功能不全者
6.接種疫苗時可能有的副作用?
最常見的有注射部位疼痛腫脹、發癢發紅,皆能自行緩解,而少數人可能有全身發燒的情形。
7.懷孕或哺乳的婦女可以接種子宮頸癌疫苗嗎?
一般來說不建議懷孕或哺乳婦女施打疫苗,若婦女在注射後發現已懷孕,不需終止懷孕,但需繼續追蹤其對孕婦及胎兒的影響,待生產結束再完成後續劑量。
子宮頸癌疫苗的出現為婦女朋友的一大福音,但由於目前疫苗並未涵蓋所有類型的乳突病毒,另外對於疫苗長期的效果及安全性仍需要更長遠的觀察才能做進一步的評估,所以要全面防範子宮頸癌仍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也不可以為有疫苗的保護而有浮濫的性接觸,如此才能真正遠離子宮頸癌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