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血脂的藥物治療
血脂異常是造成動脈硬化症和心臟病主要的危險因子,因此防治心血管疾病,需從全面防治高血脂做起。
何謂高血脂症:
血中脂肪物質如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及血脂蛋白代謝異常的疾病群。
血脂蛋白的種類:
血脂蛋白包括:乳糜粒脂蛋白(Chylomicrons)、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中密度脂蛋白(IDL)、高密度脂蛋白(HDL)。其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因可以移除血液中過多的膽固醇,預防脂肪堆積在血管壁中,又稱為「好膽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大量膽固醇且體積小容易滲入血管中形成動脈硬化,又稱為「壞膽固醇」。
高血脂症的分類:
(1)高血膽固醇症(只有膽固醇值升高)
(2)高血三酸甘油脂症(只有三酸甘油脂值升高)
(3)混合型高血脂症(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值均升高)
藥物治療的原則:
由於靠飲食控制只能降低血中LDL濃度10~20%,因此接受飲食治療3-6個月後,若血中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的濃度仍高,可以考慮藥物治療。而女性及年輕人不宜過度使用藥物,應強調非藥物治療之重要。
降血脂藥物主要分類及其常見的副作用:
1.HMG-Co A reductase抑制劑(Statin類,目前為首選藥物):此類藥物是效果最強的降膽固醇藥物,主要作用為抑制肝細胞中膽固醇速率限制酵素,進而減少血中的膽固醇含量。如:Rosuvastatin(Crestor;冠脂妥)副作用是胃腸不適、肝功能指數上升、肌肉酸痛、橫紋肌溶解症。
●服藥須知:1.此藥物請勿與酒類及葡萄柚汁併服。2.懷孕或正在哺乳者請勿服用此類藥物。3.若有肝腎疾病或正服用其他藥物請告知醫師。4.偶有肌肉酸痛副作用,此時應立即求醫。
2.Fibric acid 衍生物(纖維酸鹽):主要作用為降低血中三酸甘油脂濃度。例如:Fenofibrate(Lipanthyl;弗尼利脂寧),副作用為胃腸不適、肝功能指數上升、肌肉酸痛、橫紋肌溶解症、膽結石。
●服藥須知:有嚴重腎病或嚴重肝病者不應使用。
3.總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屬於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可抑制食物與膽汁中所含膽固醇之吸收,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例如Ezetimibe副作用為頭痛、腹瀉、腹痛。
●服藥須知:一般此藥會合併statin類降血脂藥品一起服用,因此如果有使用其他降血脂藥需告知醫師。
4.Nicotinic acid菸鹼酸:菸鹼酸是B群維生素,大劑量時可以減少極低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的製造,所以可以降低三酸甘油酯、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及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常見的副作用是皮膚潮紅、搔癢症、高尿酸、高血糖、胃腸不適。
●服藥須知:如果有痛風、糖尿病、消化性潰瘍或正服用其他降血脂藥物,需謹慎小心。
5.膽汁結合樹脂(Bile sequestrant):主要功能是阻止腸胃道中的膽酸被吸收,以增加肝臟代償性利用膽固醇製造膽酸,減少肝細胞中膽固醇的含量。例如:cholestyramine resin (Questran;貴舒醇散)副作用為胃腸不適,妨礙其他藥物吸收。
●服藥須知: 1.不可乾吞粉末。2.使用前須溶於水或其他液體後服用。3.與其他藥品錯開1-4小時服用。
高血脂是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的隱形殺手,所以高血脂的治療除了按時服用醫師處方的降血脂藥品外,更需要飲食控制及生活習慣的調整一起來配合,高血脂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您忽略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