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用藥注意事項
老化所造成的身體狀況改變,是銀髮族用藥需要特別留意的主要原因。人體老化以後,藥品在身體內的吸收、分佈、代謝、排泄過程也會有變化;在吸收方面:因為胃腸的蠕動減慢、胃腸血流改變、吸收面積減少影響藥品的吸收;在分佈方面:體重與脂肪增加、身體總水量降低,有些高脂溶性藥品因為脂肪增加而改變了藥品存在身體內的時間;在代謝方面:藥品大部分經過肝臟代謝,而老年人肝臟代謝慢,所以藥品在體內存留時間較長;在排泄方面:藥品大多經由腎臟排泄,因為老年人腎功能下降,所以藥品劑量常需要調整。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的調查,接近七成的60歲以上老人正同時使用一種或一種以上的藥品;60~89歲的老人中,有40%的人使用3~5種藥物,有20%的人每日使用5種以上藥物,使用藥品的頻率或種類增加,所造成的服藥困擾也會相對增加。有某些特定的藥品(例如:第一代抗組織胺,長效型的鎮靜、安眠藥等)使用在銀髮長者身上,預期的風險可能大於好處,這一類藥品不建議當老年人的第一線用藥。
銀髮族常見的服藥問題如下︰一、自行更換藥品、調整藥量或停藥。二、忘記服藥。三、重複服藥。四、服錯藥:常見原因為聽力減退沒聽清楚醫囑、視力減退認知障礙或不識字而錯認處方說明。五、過期藥捨不得丟棄,仍持續服用。六、互贈藥品。七、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或偏方、中草藥。八、保存藥品方式錯誤(例如︰不需冷藏藥品保存在冰箱)。
為確保銀髮族用藥更安全有以下建議:
- 隨身攜帶用藥紀錄並主動告知醫師用藥狀況:看診時誠實告知醫師服藥後身體的變化、所有現況使用中的藥品(包含:其他科別或醫院領到的藥品、補品、自行到藥局購買的藥),提供醫師開藥參考,也可避免醫師處方重複或開立導致交互作用或過敏的藥品。
- 詳細閱讀藥袋上各項說明:領藥時確認姓名、藥品、數量、途徑、用法,若有疑問一定要當場詢問醫師或藥師,對於自己服用的藥品務必完全清楚了解。有任何用藥問題可多利用醫院藥物諮詢專線,獲得正確的用藥資訊。(本院24小時諮詢專線:04-2537-0833)
- 善於利用輔助工具:用藥種類多或服藥時程複雜時,可使用藥品分裝盒,亦可列清單供服完藥後作註記,以避免忘了服藥或重複使用。
- 遵照醫師處方使用藥品︰許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需要服藥長期治療與控制,若以為症狀改善便自行停藥將使得慢性疾病控制不良。
- 固定於同一醫院或醫師看診:可避免跨多科就醫導致重複開藥、增加服藥複雜性和藥品交互作用機率。
- 合適的保存藥品︰藥品應於醫師開立治療期限內服用完畢,一般藥品儲存於陰涼乾燥之處,需冷藏藥品要放置冰箱下層,以維藥品的安定性。
誤服或過量服藥時,患者若沒出現任何症狀,可撥打醫院藥品諮詢專線詢問藥師,若有嘔吐、呼吸急促、昏倒、意識不清時則要立刻就醫,同時請將誤服的藥品包裝或剩餘的藥品一併帶到醫院,以便加快辨識及處理速度。
注意上述用藥安全事項,並遵循正常醫療方式,減少非必要用藥,在「正確時間」使用「正確劑量」的「正確藥品」,將可確保安全、有效的用藥治療。再加上專業人員的把關,以及家屬的從旁關心協助,將更能得到完整的照護。
參考資料:
中華景康藥學基金會:社區大學授課教材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10月30日新聞稿--老人用藥「海角七藥」-注意年長者藥品分類及使用
亞東醫院藥劑部:銀髮族用藥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