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做福慧紅包送海外 簡院長勉同仁「學與覺」對準愛的方向
年度製作福慧紅包的時刻來臨,台中慈院由第四聯區合心關懷謝金鳳師姊特別安排一場,要把同仁製作的福慧紅包送到海外結緣。僅有的一場活動,迎來了六十多位同仁來參與。熊士民副執行長的母親特地低調地搭公車來到醫院,要把祝福分享出去。

大愛講堂門一開,等候多時的第四聯區師姊們立即在合心關懷謝金鳳師姊帶領下,分工安排各自負責的桌次與任務配置。一年一度的福慧紅包製作,廿三日清晨在醫院仍然靜謐的時刻展開,預示眾人「歲末祝福」的時間也接近了。
透過謝金鳳師姊安排,人文組同仁已經規劃多時,包含線上報名程序也早已啟動。一向守時的師姊們七時前都已經陸續抵達,他們等候講堂一開門就要分桌一一備好製作紅包的器材。莊淑婷副院長特地先趕來感恩師姊們的協助,並察看場地安排情況。


七時四十分表定時間前後,參與製作的同仁陸續到來,有響應團隊號召的、有個人參與的,大家滿懷歡喜與祝福,笑嘻嘻的報到簽名,並找到自己熟識的夥伴一一入座。同仁懷著熱切的心情認真清點桌上工具與紅包配件,熟門熟路的老手已經問起師姊製作的工序,還有人架起手機,準備紀錄手做過程。
院長室主管群聚在一桌,包括副院長邱國樑、王人澍、莊淑婷;醫秘林英超,還有結束志工早會趕來的簡守信院長,這桌幾乎都是做福慧紅包的老資格,師姊只需要指點幾下,大夥兒做起來緊湊又到位。


余政展副院長與一般外科主任鄭紹彬領著一般外科共十一位醫護同仁來。鄭紹彬主任、賴家鈺醫師以及住院醫師吳承勳都是第一次做福慧紅包,既興奮又緊張,聽完師姊講解後,他們用鑷子輕巧夾起各種小零件,穩穩黏貼在福慧紅包上,不愧是手巧的外科專業,他們的動作不僅精準,也很優雅。
吳承勳醫師說,手做福慧紅包最難的部分就是黏貼稻穗,因為鑷子夾起稻穗時,太輕了夾不起來,太用力稻穗又會跑掉,夾起來又得精準放在指定位置與特定角度,非常考驗手眼協調能力。鄭紹彬主任說,手做福慧紅包看似簡單,但要做得好還是得先放下自己原來的設想,聽從師姊指導,一步一步仔細做好每個步驟,才能完成一個福慧紅包,跟做手術一樣需要專注當下。


神經外科也是團隊參與,跟外科團隊不同,這一組除了醫秘林英超,其他都是娘子軍,做好紅包迫不及待要留下成果。而跟外科團隊同一桌的肝膽腸胃科醫師林忠義笑著讚歎外科同仁的陣容壯盛,剛巧他收到簡訊,映入眼簾的是基金會發來的生日祝福,這麼巧生日來做紅包,問他這因緣,林忠義依舊含蓄地笑答,一切都是好因緣。沒事先報名依然趕來的核子醫學科主任陳慶元老神在在,顯然是經過「特訓」的模樣,都沒找家裡的師姊謝金鳳幫忙,就安安靜靜完成好幾個。




角落裡,一位穿便服的老太太認真專注地動手做,他是基金會副執行長熊士民的母親施淑女,人文組同仁都喊他「熊媽媽」。自從熊媽媽參與「袋袋相傳」活動群組後,只要群組發佈訊息,他就會默默地參與,從「想師豆」製作一路到福慧紅包都沒缺席。今天清晨六時,他就從北區搭公車到台中慈院做福慧紅包。熊媽媽說,能做就是福,他要把握機會多做一些。


簡守信院長在差不多告一段時,給大家愛的叮嚀,他提問「大家知道福慧紅包的封面寫了什麼字?」同仁突然一片靜默,努力想著。簡院長揭曉「勤行學與覺,大愛滿人間」,他勉勵同仁切莫「明察秋毫而不見輿薪」,意思是只看到小節,卻沒看到大處。院長說,我們可以做得很精細沒有錯,可是大的事情忘掉,大的方向我們可能搞錯了,所以上人要我們「學與覺」,我們才能大愛滿人間。大愛滿人間是一個願望,我們要透過學與覺,化為實際上可以呈現的美景。簡院長謝謝金鳳師姊幫大家爭取機會,把福慧紅包送到海外,去滿人間的愛。他勉勵同仁,我們學、我們覺,滿人間的愛就有可能發生,滿人間的願、醫院的願、願望的願,就有可能發生。他祝福大家,提升自我的能量,對焦、聚焦,部門提升的能量也聚焦,改變的希望也就會綻放出來。
(文/謝明錦、馬順德;圖/謝明錦、馬順德、盧淑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