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善市集助風災災民 台中慈院與慈濟社區總動員
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地區仍在重建復原,前線有慈濟志工深入災區重建和陪伴,後方也需共善力量護持。台中慈濟醫院廿一日舉辦「大愛共善惜福市集」,結合醫護同仁、各和氣區的志工師兄師姊,設置三十二個攤位,提供二手良品、藝品或手作食品募心募愛,還有慈濟榮董、人醫會及各方善心人士捐款,為南部災區做堅強後盾。
廿一日上午七點半,一輛接一輛運送「募心募愛」物資車陸續集合至台中慈院大廳,慈濟師兄師姊與同仁協力將熱騰騰食品、各種二手良品與新品,標上愛心價陳列整齊,等待有緣人購買護持。台中慈濟醫院結合懿德家族,與中區榮董聯誼會及人醫會,再次攜手舉辦大愛共善惜福市集,凝聚眾人善心為丹娜絲颱風受災的嘉南地區付出。


惜福市集由靜淇師姊主持,活動開始前,播放嘉南地區風災與慈濟人救援新聞畫面,醫護同仁及志工雙手合十誠心為災民祈福。簡守信院長致辭提到,十二日帶領醫院團隊到嘉義災後清掃,沿途看到家園殘破景象,能感受那晚颱風夜,災民的驚惶失措與無助,他們需要長時間陪伴和重建。簡院長也表示,「丹娜絲」的菲律賓語是體驗和感受的意思,颱風帶來的災情讓人感受世間無常、人間的苦,我們更要體驗眾人同心協力,凝聚愛的力量去克服眼前災難,也讓前線服務的志工有台中慈院當後盾。
中區榮董召集人紀邦杰醫師帶領中區慈濟人醫會團隊,出席惜福市集協助募心募愛。「捐贈物資的人有情有愛、購買的人有義,情義相挺人間有愛。」紀醫師感恩榮董捐物資甚至捐款,也感恩購買的人不只有愛心也買到健康,師兄師姊製作和準備的食品絕對蔬食、有機,保證吃得很健康。


人文組邀請急診科主任李冠儀獻唱「一家人」,用歌聲廣邀大眾獻愛心。院長室主管、各單位同仁和志工現場一起合唱,比一家人手語帶動氣氛,揭開大愛共善惜福市集序幕。


◎不畏南部家災損 同仁愛心回饋家鄉
不少慈院同仁出身南部,乘載年少回憶的祖厝被無情颱風摧殘,他們不畏災後重建漫長路,以實際參與回報家鄉恩情。醫事室專員施韋婷是嘉義人,那晚收到父親老家受災簡訊,家園被破壞得滿目瘡痍,他請假回家和家人一起整頓家園。「家裡是老舊三合院祖厝,颱風吹落屋瓦,室內都浸水,農舍也被吹翻,與家人只能趁假日修復,過了兩個星期還無法復原。村莊居住的大多是年邁長輩,十分需要外界幫助。」施韋婷感恩慈濟師兄師姊已經走在前面關懷,現在還有惜福市集的愛心,相信家鄉可儘早恢復。
老家在台南的一般外科個管師吳淮竹,在惜福市集開始前,已經採購大批食物準備分享給單位同仁。他展示手機裡的照片,描述家裡農地被颱風破壞的情形:樹枝吹斷,隔壁鐵皮飄落滿地。吳淮竹表示,所幸老家並無太大破損,但許多同村莊的家戶屋頂被掀起,災害挺嚴重,吳淮竹說:「我是有福報的人,他們才是需要被幫助。」


◎體會災民的苦 來院大德回報恩德
熱鬧的惜福市集吸引不少來院大德,也有病人家屬主動響應募愛活動。住苗栗卓蘭的曾女士家裡種植葡萄,他和友人潘秋華師姊一同捐贈四十盒葡萄募愛。曾女士說:「不忍心南部同樣是看天吃飯的農民,深深體會農友受災的心情和無助。」他提起,十年前邱建銘醫師救回大腸癌的丈夫,還有去年兒子進加護病房受照顧,想要回報醫師的恩情,所以來盡綿薄之力幫助災民早日恢復日常生活。
坐輪椅的田小姐固定來台中慈院回診,巧遇惜福市集,他買了茶葉蛋、素丸子和日常用品,手上和輪椅掛滿大小提袋,臉上顯現滿足和喜悅。他表示,得知市集所得用來援助因丹娜絲颱風的南部災民,所以儘量多買一些,能幫助災民很有意義。


◎志工惜物巧手續物命 化腐朽為「愛心」
一個個色彩繽紛、造型可愛的吊飾,成為惜福市集中的亮眼焦點。作品出自北區忠太環保站志工蔡阿素師姊之手,取材自被棄置的長尾夾與廢布料,志工透過巧手巧思,化身成別具風格的環保創作。上人曾於行腳臺中時,讚歎他製作的福慧提包吊飾,並鼓勵他:「好手藝要出來教大家。」從此蔡阿素積極邀約志同道合的環保志工,讓環保創作延續物命,也傳遞惜物、愛物的理念。蔡阿素師姊也號召環保志工製作飾品並提供募心募愛,盼更多人一同行善,將愛擴大。
「別人不要的東西,被慈濟環保志工們『撿』回來、分類整理、再生利用,凝聚出滿滿福氣,是聚福環保站命名的精神。」豐原和氣一組長梁素惠師姊表示,攤位擺滿來自各方的全新或二手物資,有些來自豐原的聚福環保站,有些則是廠商惜緣捐贈,有鞋子、包包、文具、生活用品琳瑯滿目,吸引不少大德駐足尋寶。他補充,一間長期合作回收的鞋廠即將歇業,老闆得知慈濟要舉辦惜福市集,便將庫存鞋全數捐出。「回收寶物」能延續物命,更是心意的累積,讓惜福市集充滿愛、溫度與價值。


◎志工前線關懷退居募愛 慈悲身影從不缺席
颱風過後,慈濟基金會啟動安心家訪行動,志工到前線關懷災民。太平區顏重評師兄跟著組隊南下幫忙,看見許多家屋的屋頂被吹走,痛心表示,要是自家遭受風災也會掉淚,因此不管假日去幫助打掃有多累,星期一必須來市集幫社區師姊推廣滷製豆乾,多募一些善心大愛。
北屯三和氣組長邱淑姿師姊表示,丹娜絲颱風沒有影響台中,因此整個中區志工自動自發地到災區協助,例如到校園整理樹枝或是安心家訪災民,送上物資與上人的慰問信,完成任務後又能到惜福市集募愛再次幫助災區,師兄師姊心裡都很歡喜。


「簡院長先去南部支援,我是第二批去,有去台南善化的三間國小幫忙,看見樹都倒光,災情真的很嚴重!」負責惜福站攤位的北屯三胡碧美師姊對南部災況記憶猶新。他說:「得知慈院要辦惜福市集,我再把向社會大眾募集來的資源拿來惜福,如同那年幫上人募愛購買新冠疫苗。」胡碧美師姊推廣惜福物品,讓物資循環再利用,一做就好幾年。
「簡院長要在慈院辦惜福市集,當然義不容辭。」南區二協力隊長洪明和師兄表示,雖然準備時間很短,但師兄師姊都很積極把它完成,讓愛心能夠傳出去,希望南部受到風災影響的鄉親,能夠早日回歸平安的生活。


協助惜福市集相關事務安排的台中慈院人文組王玉仙師姊表示,因丹娜絲風災後,中部慈濟志工也投入嘉南地區的災後關懷與清掃工作,不辭辛勞、無怨無悔。更令人感動的是在惜福市集舉辦期間,志工們依然踴躍出席,共同成就這場充滿大愛共善的活動。原以為人力或許吃緊,卻見到慈悲身影一一現前,溫暖市集的每個角落,感恩大家的付出。王玉仙道出內心的感恩:「慈濟師兄姊是台中慈院最堅強、最溫暖的後盾,讓人由衷敬佩與感念。」
◎愛不缺席 醫療照護體系一同響應
台中慈院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同仁許佑瑄,帶著兩位失智據點長輩來第一院區出任務張貼海報,剛好遇到惜福市集活動,兩位長輩完成任務後趁空檔也一起逛市集,開心地買了滿滿兩手好物。許佑瑄表示,兩位長輩來市集採買,剛好可以訓練他們的認知能力,讓他們可以知道自己要買的東西,還有怎麼付錢與找錢,一舉數得。
台中慈濟護理之家住民洪先生,從護家同仁得知惜福市集,他自發和同仁製作決明子紅茶,擔任攤位叫賣任務,雖然坐輪椅行動不方便,但有護家同仁陪伴讓他有勇氣付出。洪先生說,市集很熱鬧,多賣一些東西能幫助災民,感覺很好也有意義。


三義慈濟中醫醫院也有兩位同仁與六位志工一起來設攤共襄盛舉。張雅婷督導表示,上周三收到台中慈院要舉辦惜福市集訊息,立刻召集同仁與醫療志工趕製左手香膏,大家分頭採集、剪切、煉製左手香精油,加入蜂蠟熬煮成膏狀,灌注到容器,兩天總共完成八十支香膏。三義中醫醫院的懿德爸媽聽聞訊息也贊助客家菜包與各式農產品參與惜福市集,一起幫助嘉南鄉親重建家園。
大愛共善惜福市集,凝聚志工、醫院同仁和社會大眾的投入,讓市集不僅是物資流通的場域,更成為匯聚愛心、實踐共善的溫暖場地。


(文/呂榮浩、馬順德、卓冠伶、陳彥儒;圖/賴廷翰、呂榮浩、馬順德、卓冠伶、陳彥儒、人文真善美志工林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