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慈院中醫部慶八周年 關懷社區銀髮族
臺中慈院中醫部慶祝八周年慶舉辦系列活動,十月十八日到太平區頭汴里社區活動中心舉行銀髮族樂活健康照護活動,以中醫養生觀念關懷社區銀髮族健康。陳建仲主任說,九九重陽即將到來,而且台灣邁向老人化社會,慈院中醫因應未來趨勢走入社區推廣健康養生,透過中醫和社區結合,一起努力照顧銀髮族的健康。
臺中慈院中醫部成立以來,以社區、預防、養生與神經醫學為發展重點,提供全程、全人、全家、全隊、全社區的「五全照顧」,落實慈濟「大愛無國界」醫療理念。太平區頭汴里境內幾乎都是高低起伏的丘陵,多數居民務農維生,近年來受到農產品滯銷影響,青壯年人口外移,人口老化更趨嚴重。中醫部欣逢八周年慶,特地以中醫養生觀念,回饋社區銀髮族身心靈全方位照護。針對這次活動,中醫部團隊全體動員,邀集相關單位召開兩次籌備會議,詳細討論場地佈置和流程,希望使活動盡善盡美。
十月十八日一大早,中醫部陳建仲主任率領團隊,與太平二區師兄姊和人文真善美志工在頭汴里社區活動中心會合,來自頭汴里、東汴里、聖和里社區銀髮族鄉親已聚集門口等待,中醫團隊和太平二區師兄姊貼心準備悅梅飲、五行養生茶及小點心,讓大家不會餓著肚子參加活動。一位七十多歲老太太到場時突然身體不適,傅元聰醫師立刻上前為他把脈,經瞭解是前一天工作太勞累,加上睡眠不足導致血壓升高,建議他稍作休息,師兄姊並送上茶水點心,讓他覺得很窩心。
師兄姊準備的小點心。
傅元聰醫師(左)關心身體不適的老太太。
中醫團隊教導現場五、六十位銀髮族長輩自我中醫養生保健方法,分別教導八段錦和穴位保健,讓長輩們舒展筋骨外,還有中醫內科、婦科、針灸和傷科攤位,提供長輩們諮詢。滿頭白髮的百歲人瑞鄒林阿美有排便不順和眼睛乾澀症狀,由七十六歲女兒鄒秀蘭推著輪椅到場詢問醫師,莊佳穎醫師為他把脈後發現是虛火上升,請他看門診調理體質。他很感恩莊醫師用心,握著莊醫師的手開心合照,就像是家人一般。
中醫團隊教導長輩自我中醫養生保健動作,並接受諮詢。
中醫團隊教導長輩自我中醫養生保健動作,並接受諮詢。
莊佳穎醫師為百歲人瑞鄒林阿美把脈並合照。
莊佳穎醫師為百歲人瑞鄒林阿美把脈並合照。
朱美英老太太一早運動時,聽到這個活動就趕緊來參加,他飽受眼睛乾澀和坐骨神經痛困擾,中醫師建議他到慈院看門診治療。他說,參加活動心情很快樂,全身血液循環也變得很好。臺中市太平區頭汴坑老人協會理事長謝慶潤感恩慈濟團隊關心頭汴坑老人家健康,以後也請慈濟繼續照顧。
八段錦揭八周年序幕 研討會著眼中西醫整合
中醫部慶祝八周年系列活動從八月起揭開序幕,活動陸續登場。九月十二日在第二院區唐式迴廊練習八段錦養生功法,陳健仲主任親自帶領大家練功養生,特別融入呼吸吐納法,三十多位同仁跟陳主任練習約四十分鐘,微汗已冒上額頭。
王人澍副院長練習後覺得氣血流暢,全身充滿能量。三年多前開始接觸八段錦的伍崇弘醫師,練習後全身通體舒暢。馮紀新醫師感覺並不會疲累,他說,動作和呼吸吐納由裡而外相結合,才是完整的八段錦,陳主任全新想法符合中醫陰陽調和理論。邱淑美師姊特地從北區騎二十分鐘摩托車來參加,他說,第一次接觸八段錦,有拉筋作用,對健康很有幫助。
九月十七日舉辦中華民國中西整合醫學會中區季會暨臺中慈院中醫部八周年慶研討會,探討中西醫合治成效與發展趨勢,互動交流熱絡,收穫滿滿。神經外科楊道杰醫師主講「頭部損傷中西醫合作治療趨勢」,透過個案分析西醫神經創傷處置及發展;中醫部副主任黃仲諄主講「中西醫合作新探索~重症頭部外傷及中風治療」,從個案顯示中西醫合作可以獲得良好的恢復效果。
楊道杰醫師分享。
黃仲諄副主任分享。
陳建仲主任分享。
陳建仲主任主講「從中西醫結合角度思考中醫理論」,分析從中醫治療各病症原則到癌症治療、化療後中醫輔助治療原則,他說,中西醫結合應該朝正向思考。王人澍副院長主講「中西整合醫學~臺灣藥用植物臨床理論與經驗分享」,分享曾有西醫不易治療的皮膚病,利用民間草藥可得到不錯的效果。他說,很可惜大家忽略民間草藥,臺灣的藥物很寶貴,希望大家要懂得使用。
(文、圖/湯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