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共伴有情天 醫護志工攜手往診居家送暖

 

十一月十一日早晨,臺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帶領數十位醫護同仁及社區志工齊聚醫院大廳,攜手迎接醫師節。這一場「慶祝會」不是頒獎、表揚,而是走出診間,走入人群,關懷社會角落裏需要的家庭。

「今年歲末祝福,  上人提醒我們『大愛共伴有情天,寸步舖路護大地』,醫療更需要共伴有情天,醫、護、志工與行政團隊,共同陪伴在需要的人身邊,讓民眾深刻感受醫療的情,帶動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生態。」出發前,簡院長致勉眾人以感恩心付出關懷。「沒有病人,怎麼成就醫師?怎麼成就醫院?相信當醫師更能瞭解病人的病痛,就更能提升『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品質,重新喚醒內心當初希望投入醫療的熱情。」透過社區志工的個案提報,醫療團隊分為十五條線,分別走訪分散在臺中、彰化、南投、苗栗等地二十三戶個案。簡院長提醒,往診不只是一次的關懷,只要病人需要,後續都可以進一步結合團隊力量,給予量身打造、持續深入的協助。

◎醫師真情關懷,打動病人心

血液腫瘤科姚朝元醫師和神經科郭啟中醫師,來到南投縣埔里鎮與魚池鄉往診。「賴先生,臺中慈院的醫師來看你了!」魚池鄉訪視志工黃美琅在一戶人家門口呼喚著。七十多歲的賴先生,腳板包著紗布穿著涼鞋推門出來,沒好氣地說:「有什麼好看的!」罹患烏腳病的賴先生,傷口長期潰瘍卻不願就醫,但面對眾人的真情關懷,他拉起左腳褲管,露出一片灰黑的小腿,忍不住抱怨:「每次住院治療,傷口還剩一點點就被趕出來,後來醫師告訴我說可能要鋸掉或抽神經,這樣有什麼用!」

賴先生選擇不再就醫,自己擦藥。訪視志工接案關懷一年多來不斷耐心勸說,他就是不為所動。這回,臺中慈院醫師們主動造訪,志工希望藉由專業醫師給予他就醫的信心。神經內科郭啟中醫師問:「我能看看你的腳嗎?」取得賴先生的應允,郭醫師脫下他的涼鞋,掀開紗布,赫見一大塊傷口沒了表皮,四周殘留著藥劑長期沉澱的黑漬,彷彿被燒烤過。醫師仔細診查後發現,賴先生皮膚發黑部分包括腳趾頭全無知覺,小腿部分組織壞死,影響腳板力量,導致他只能拖行。檢查後,兩位醫師重新為他包紮,並教導他正確的包紮方法。

郭醫師面帶微笑告訴他:「你的腳狀況還不錯,不用截肢,也不用抽神經,只是你要有耐心住院兩到四周接受治療、做復健就可痊癒。」接著問道:「你什麼時候有空呢?」,「我再看看!」賴先生推拖著。訪事幹事李正誠師兄見他還在猶豫,貼心地說:「你不用擔心交通問題,我們會載你去;你也不用擔心醫藥費,大家會幫忙。」黃美琅接著說:「趕快把腳治好,上街買東西也方便呀!」

從事美髮工作的陳阿秀師姊,特地準備了美髮箱隨行,為賴先生打理出清爽面容。得知他不會騎車,陳阿秀也敲邊鼓:「對呀,你完全要靠兩條腿,怎能不愛惜他們呢?」住在附近的法師路過聽了,也對他喊話:「你拖很久了,去看啦,你要出運了!」志工順勢地說:「你看,師父都給你祝福了!」就這樣,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勸說下,賴先生終於說道:「好啦!」那一刻,眾人歡喜雀躍。於是相約下週由李正誠專程接送、陪伴就醫。

這趟往診,郭醫師一方面震撼於竟有人甘願傷口長期潰瘍而不就醫,另一方面也為能讓病人願意接受治療而感到很有成就感。醫師們日日堅守崗位,迎接象徵著崇高意義的醫師節,藉著往診服務提醒自己莫忘行醫濟世的初衷,日復一日以愛呵護民眾的生命與健康。

20171111埔里地區台中慈院醫護同仁關懷社區個案

罹患烏腳病的賴先生傷口長年潰爛,郭啟中醫師(右)與姚朝元醫師(左)仔細診視,鼓勵他接受進一步檢查與治療。(潘常光攝)

20171111埔里地區台中慈院醫護同仁關懷社區個案

從事美髮工作的陳阿秀師姊,特地準備了美髮箱隨行,為賴先生打理出清爽面容。(潘常光攝)

◎牽起家人的手,用愛一起走過

中醫師鄭宇真從豐原搭火車來到苗栗,往診個案黃女士是越南外籍新住民,家門前有一畝紅棗田,是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因長期工作姿勢不正確,經常腰痠到坐不直,頭抬不起來,還要不時面對先生的酒後暴力,見到訪視志工謝慧珍帶醫師來,黃女士十分欣喜,迫不及待訴說:「醫師,我腰好痠,都直不起來;脖子好痠好痛,是什麼原因?手痛得舉不起來,前幾天都不能動啊,是不是會中風……」

經過一番診視,鄭醫師請她別擔心,應該只是肌肉發炎,貼心為她按摩穴道,並指導正確身體姿勢,以及日常工作結束後可以熱敷與按摩穴道,舒緩痠痛。鄭醫師引導著一雙兒女幫媽媽按摩,孩子們認真地操作,得到醫師的稱讚。黃女士開心地說,以後不用去針灸,只要在家熱敷按摩調理身體,可以省下一些醫療費用。黃女士的女兒天生皮膚乾燥容易脫屑,冬天甚至會龜裂流血,鄭醫師貼心帶來中藥做的白玉霜,還有護手膏、護唇膏及消炎止癢藥劑,舒緩皮膚乾裂的問題。一家人很開心醫師來到家裏,讓他們知道如何舒緩身體病痛,一再向醫師道感恩。

第一次參加往診的鄭醫師悲憫地說:「平常在診間就是開藥、針灸治療。實際來到個案家裏,瞭解案家生活習慣,跟他們一起互動,希望他們透過日常生活的改變,讓疾病得到舒緩,家人之間也可以互相幫忙。」

20171111苗栗縣公館鄉醫師下鄉看診

中醫師鄭宇真為新住民黃女士穴位按摩,舒緩長年痠痛問題,黃女士不勝感恩,現場備感恩馨。(黃雲銘攝)

20171111苗栗縣公館鄉醫師下鄉看診

鄭醫師引導著一雙兒女幫媽媽按摩,孩子們認真地操作,得到醫師的稱讚。(黃雲銘攝)

◎親身入苦,醫師體悟見苦知福

剛到職不久的臨床病理科何承懋醫師,也是第一次參加往診。往診路程上,何醫師細心詢問訪視志工瞭解案家狀況。案家成員共五人,案主吳女士本身罹患癌症,除了一人獨撐家計之外,還得照顧先生、婆婆與兩個小孩;先生長期酗酒導致肝硬化、肝腫瘤與輕度酒精性失智,還患有各種慢性疾病;婆婆則有失智與新陳代謝方面的症狀,還有一個小孩有過動的問題,吳女士的辛苦可想而知。

雖是第一次往診,但何醫師很快就與家人互動起來。他發現吳女士因工作及接送小孩經常不在家,先生與婆婆常忘記吃藥,檢視用藥情況時,翻出一大堆藥物,加上先生同時有心、肝、腎等問題,有藥物重複的狀況,建議吳女士請主治醫師整合藥物,以減輕腎臟負擔。

吳女士有個信念──無論自己再怎麼辛苦,都不能讓婆婆辛苦。獨自扛起生活壓力的她,慈濟志工成了心靈的重要依靠;唯有熟悉的師兄師姊到來,她才有機會述說自己的心情。看到她如此孝順與堅強,何承懋醫師感受特別深。「過去醫師節只是領個紀念品,沒有特別感覺,第一次用往診來慶祝醫師節,提醒自己見苦知福,也瞭解臺灣醫療真正有照顧到這些弱勢族群,師兄師姊更是他們訴苦、倚靠的對象。」何醫師說,過去只知道有人環境不好,這次親身走入弱勢家庭,感受到許多事情不再理所當然,覺得自己很幸福!

20171111_alb_004_2f96e.jpg

獨自扛起生活壓力的吳女士見到熟悉的慈濟志工,才有機會述說自己的心情。(胡榮富攝)

20171111_alb_003_78d17.jpg

何承懋醫師發現吳女士的先生有服藥時間不規則與重複用藥的問題,詳細給予衛教說明。(胡榮富攝)

◎慈善醫療攜手,願轉弱勢為力量

 簡守信院長則在訪視志工陪同下,探視位於太平的個案。五十六歲彭先生雙腳無法走動,住家廁位在二樓,如廁只能用杯子應急。這兩年幾乎沒有開口說話,只能咿咿呀呀地表達;簡院長做了簡單評估,認為需要安排到神經內科進一步檢查。彭先生的雙胞胎哥哥擔任夜間保全員,日子也過得不容易,還要擔起照顧弟弟的責任;平時出門工作前煮好一鍋飯,弟弟餓時就配著醬油吃,護理師羅貽馨一檢查,發現彭先生血壓竟高達217/117毫米汞柱。簡院長肯定哥哥照顧的辛苦,也再三叮囑送弟弟到醫院做詳細檢查的重要性,以免長期高血壓,中風更難照顧;待弟弟治療後狀況穩定,醫院還會有居家醫療團隊接續關懷。

另一位五十二歲的閔先生,則是獨居失業,血糖值如雲霄飛車高高低低,控制不良,曾因低血糖而騎車昏倒在路旁,就醫也查不出病因。簡院長詳問病史並測量血糖,發現數值竟是高得嚇人,進一步瞭解後發現,他的胰島素施打劑量跟方式都有問題。建議他到醫院詳細檢查,控制好血糖,就可以再回到職場。「大家都很關心你,社會還是有很多溫暖。你還年輕,好好控制身體,早點站起,還可以幫助別人。」簡院長溫言軟語勉勵著。

20171111_alb_017_5f3b2.jpg

彭先生不明原因無法走動與說話,簡院長輕柔膚慰,並將安排進一步檢查,期待能減輕個案與家屬的壓力。(曾秀英攝)

20171111_alb_001_8073b.jpg

簡院長詳細詢問閔先生病史病測量血糖,建議他到醫院詳細檢查。(曾秀英攝)

簡守信院長表示,醫師最重要責任是走入社區,照顧社會弱勢族群。走出診間,走進病人的居家環境,就會明白為什麼某些慢性病一直無法痊癒?為什麼血糖控制不好?往往與家庭環、生活習慣習習相關。「當醫師走進家裡,病人特別能感受那分親切與疼惜,進一步詳細解說,指導正確的生活習慣,就能『令眾樂服』,醫師成就感也會特別好。」經過醫師往診,評估多位案需要進一步檢查與治療,臺中慈院醫療團隊將與志工結合持續追蹤與協助,輔導他們能夠站起來,期待透過慈善與醫療結合,發揮更大力量,讓病人的生命與家庭有機會得到改變。

(文字整理/何姿儀;文字紀錄/曾秀英、江柏緯、人文真善美志工施金魚、袁淑珍、洪玉鳳、陳秀嫚、吳陳梅燕、林文靜、李百合、林月美、陳永杰、王泳渝;圖片攝影/曾秀英、賴廷翰、人文真善美志工吳陳梅燕、李百合、林清立、胡富榮、黃雲銘、潘常光、阮朝郁、林素蓉、林萬教、何佳玶)

20171111_alb_015_3ff14.jpg

醫務秘書邱國樑醫師通霄往診(賴廷翰攝)

20171111_alb_005_5a25a.jpg

復健科主任蔡森蔚醫師彰化和美往診(阮朝郁攝)

醫師節往診

品管中心主任林昌宏醫師潭子往診(何佳玶攝)

20171111_alb_007_47677.jpg

神經內科傅進華醫師太平往診(吳陳梅燕攝)

20171111_alb_008_a9003.jpg

家醫科主任劉晟昊醫師彰化花壇往診(林素蓉攝)

20171111_alb_009_3108b.jpg

急診科黃正金醫師東區往診(林清立攝)

20171111訪視往診

感染科黃銘義醫師北屯往診(林萬教攝)

20171111_alb_002_8d879.jpg

一般外科林金瑤醫師石岡往診(李百合攝)

延伸閱讀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