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個慈濟志業體抄經班 臺中慈院與無量義經的當下修行
「全球第一個慈濟志業體抄經班」一日在臺中慈院啟動,院內近六十位同仁利用周三午休時間抄寫無量義經,第一堂課近六十人在悠揚古琴樂音中,一筆一畫抄寫無量義經,將心穩定在當下。
「臺中慈院抄經班是全球志業體第一班,編號112,所有參與同仁都是自發性報名,短短兩天內就有近六十人。」人文室同仁方怡琇在「開學日」這麼說。
全球志業體第一班-臺中慈院抄經班成立。(曾秀英攝)
在臺中推動抄經班逾七年的慈濟志工黃逸樵師兄,去年二月走出台中,第一站到台南安平,後來在馬來西亞成立海外第一班,他在啟業式表示,「包括:馬來西亞、美國、日本、香港等地,全球目前共有一百多班、四萬人藉由抄寫無量義經深入佛典。所謂的「全球第一個慈濟志業體抄經班」,指的是包括: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中,臺中慈院第一個成立抄經班。
因應醫院同仁午休時間有限,黃逸樵師兄特地濃縮教材,以半小時說明抄經入門的心法與筆法。「這不是書法課,不是為了要把字練得多好看,寫錯字也沒有關係。」他強調,抄寫經文安住當下,也是學習佛法的一個開端。這本無量義經是 上人的手抄本,從字跡上看,每個字、每個當下都非常清淨,抄經就是跟 上人學習,隨 上人腳步,走入無量義經的境界。
自動自發報名的同仁,聆聽黃逸樵師兄說明抄經入門。(曾秀英攝)
自動自發報名的同仁,聆聽黃逸樵師兄說明抄經入門。(曾秀英攝)
講解完畢,開始抄寫經文,師兄特選古琴襯樂,讓大家更快靜心。工務室同仁陳明揮,休假中還帶師姊一同抄經。他說,希望藉由抄經長智慧、去無明,因為工作忙碌時,難免心浮氣躁,脾氣不好,抄寫經文當下,會了解到有那些地方做得不好,藉由經文修正錯誤的行為。
十B病房護理長李靜宜則表示,人生需要不斷修鍊,希望藉由抄經將心定下來。才寫第二行,心已定了,而且覺得會越來越專注,確實可以去雜念,希望透過了解經文意義,未來慢慢修正自己。
藉抄經靜心,同仁在過程中收獲滿滿。(曾秀英攝)
藉抄經靜心,同仁在過程中收獲滿滿。(曾秀英攝)
時間過得很快,上班的時間即將到了,同仁們停筆準備回到工作崗位,簡守信院長分享心得。他說,醫院給人感覺節奏忙碌,最後自己也被忙碌給吞噬,不知道身要怎麼安、心要怎麼定?藉由抄經一筆一畫中找回自己的心,不只對自己好,對病人也好。
他拿起自己與邱國樑醫秘的「作品」比對分享,「國樑代表內科系,速度不急不緩,我代表外科系,相對急躁;每個人都有他的個性、習性,在慈濟要經過修修、磨磨。這堂課學到最難寫的是『圈』,要能圓融不容易,都以為可以,其實最困難,如果能讓慈濟人文嵌入我們的每個細胞、舉止,就會成為慈濟醫療的特色。」
簡守信院長(右)與邱國樑醫秘專心抄經。(曾秀英攝)
簡院長手抄經文(右)比對邱醫秘的字跡,各自代表外科、內科醫師人格特質。(曾秀英攝)
院長也當下宣布增加抄經班時間,從原本一個月一次改為每周三中午,開放會議室空間,歡迎同仁有空就進來,在抄經中感受 上人辛苦艱難的腳印,磨練心境、習性,往更好的方向,相信對醫療人員尤其是很好的培養跟改變,更能把慈濟的精神融入到所寫的每筆每畫,進而影響照顧病人的心。
(文、圖/曾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