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團隊與犯保二水家訪 江永旭鼓勵癱瘓被害人
台中慈濟醫院與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又一次執行家訪任務,18日由簡守信院長帶隊往診癱瘓十九年的董先生。此次出訪除醫療評估外,也邀請脊損傷友江永旭同行分享自身經驗鼓勵董先生走出困境。從診療到心靈支持,團隊期盼透過陪伴與資源連結,為董先生與父親帶來希望與改變的契機。
犯保協會尤副執行長六月底與台中慈院合作窗口社服室主任林怡嘉,希望醫療團隊家訪一位因客人糾紛遭流彈波及而癱瘓的董先生。林主任此次往診除了安排醫院同仁,也邀請脊損傷友江永旭同行,由簡守信院長率團隊往訪彰化二水。


抵達董先生居家,犯保協會執行長陳娟娟、彰化分會主任委員張晉維等六位工作人員已在客廳等候,簡院長親握董先生攣縮的手問候:「已經受傷多久了?身體狀況如何?」董先生表示,已癱瘓十九年,手臂雖然能施力抬起,但胸部以下無感覺、手也無力,因此生活照護非常依賴外籍看護,除協助抱著上下床,也因大小便無法控制,需由看護幫忙灌腸、按摩促進排便,過去使用尿管曾導致嚴重感染而住院。「最主要還是要多喝水!」簡院長解釋透過排尿,抑制尿道孳生細菌的原理,接著檢視藥袋,根據麻、痛、癢的狀況提供外用藥膏舒緩皮膚症狀。


簡院長引介脊損傷友江永旭給董先生:「當時我們去看永旭的時候,他情況比你更嚴重啊!」江永旭分享廿七年的心路歷程,他從一開始找不到資源而放棄自我,再到簡院長協助來院針灸與持續復健,總結持續治療成果:「我當初肩膀以下完全沒感覺、坐不起來,針灸治療後我摸我的腳,現在有知覺了。」簡院長表示,很樂意協助董先生到大林慈濟醫院進行相關療程。


董先生聽到需要外出治療,無奈表示家裡只有外籍看護及高齡父親同住,主要由父親發號施令,除癱瘓照護觀念不同與父親偶有摩擦;若要外出,父親也時常以危險為由勸阻。簡院長一邊確認血壓一邊安慰:「觀念需要長期溝通,事實上老人家也很需要關懷陪伴,我們會再安排志工多來往診。」江永旭拿出咖啡禮盒與明信片送給董先生,介紹上面的圖案都是自己的畫作。他分享過去也經歷媽媽擔憂的時期,但透過很多人的幫助與自己努力才逐漸自立,透過成果讓家人放心。彰化犯保協會主委張晉維建議兩人互相加LINE好友,「你有什麼疑問可以隨時問我!」江永旭展現熱情介紹相關社團給董先生,期許他多與外界交流也尋找未來想從事的活動,最重要的是建立自信。


往診結束,返程途中,林怡嘉主任與簡院長分享與江永旭的對話,他說「如果沒有走出來,我不會知道原來快樂的日子真的是可以自己選擇的。」林主任表示,被幫助的感動也變成江永旭願意出來鼓勵他人的動力。
(文、圖/陳彥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