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法親關懷不停歇 全方位照顧做後盾
歲末,臺中慈院法親關懷的腳步不停歇,七日赴彰化探視三位法親,照顧八旬師姊身體、安住癌末師兄家人心、關懷獨居法親心靈,全方位照顧,更讓他們在慈濟路上走得更安心、更健康。
12月7日晴!微風宜人,混搭著冬陽和藍天,好天氣最適合法親關懷之旅!簡守信院長一行人前往有「臺灣米倉」之稱的彰化,關懷三位資深慈濟委員、慈誠。車輛沿74號公路進入彰化市,穿梭蜿蜒小巷弄,首站探訪已經高齡80歲的孫蕭照子師姊,他曾經常往來各家慈濟醫院當醫療志工,一年多前不慎跌倒骨折,已在他院開刀治療,家人為方便照顧,暫時住在養護中心。雖然骨折已漸復原,但是師姊身體機能與精神卻日漸退化,兒子非常擔心。簡院長如家人般關心,縱使血壓計上的數值略高,還有點貧血、手較為無力,簡院長認為師姊健康目前還算平穩,但仍建議孫先生帶媽媽回到慈院再仔細檢查。他特別囑咐隨行人文室同仁協助掛神經內科郭啟中醫師門診。養護中心沒有醫療介入,簡守信院長的探訪與醫療諮詢,讓孫先生放心許多。離開前,孫蕭照子師姊笑容滿面的直說:感恩大家,你們對我都很好」。
簡守信院長(左)關懷孫蕭照子師姊(中)飲食狀況。(賴廷翰攝)
簡院長(左)檢查孫蕭照子師姊(右)骨折復原狀況,兒子(中)在旁解說病程。(賴廷翰攝)
人文室同仁方怡琇在車上報告下個行程,他說:「院長出現,他們的病往往就好了一半」。一句輕鬆話,讓簡院長會心笑了。「關懷」的力量的的確是許多法親的後盾。第二站造訪施明仁師兄,四年半前施師兄因嚴重咳嗽到醫院檢查,確診罹患肺腺癌轉移腦部,已經作過全腦放射治療與珈瑪刀手術。四年半來師兄堅持邊治療邊工作,堅強意志力支撐著他走到現在。太太表示:「或許是感覺已經撐不住了」才沒上班在家休養,但卻也開始逐漸陷入昏迷已經三個多星期。床邊播放「立願文」樂聲,讓師兄平靜許多,師兄生病後,生活起居照顧都是師姊一手包辦。簡院長:「四年半辛苦的照顧很不容易」。師兄的意志與師姊的堅強讓當區師兄姊看了都倍感佩服。
簡守信院長(左)指導師姊黏貼膠帶技巧。(賴廷翰攝)
師姊(右)訴說著四年來照顧師兄的點點滴滴,簡守信院長(左)聽聞後覺得不捨。(賴廷翰攝)
家人表示:「不知道是不是痛或不舒服,晚上都會不自主地呻吟、躁動」,只好幫他打止痛劑減輕痛苦,讓他好睡。簡守信院長看著師兄的生命毅力,疼惜師姊無微不至的照顧,但目前醫療對施明仁師兄已經無力,癌末安寧療護或許是不同選擇。簡院長表示:「師兄呻吟與躁動應該不是疼痛引起,目前狀況看,師兄應該不會感到疼痛,呻吟與躁動比較像腦部腫瘤壓迫,不自主的刺激導致」。簡院長用淺顯易懂方式,讓一旁的父母、師姊放心,更認真傾聽,讓主要照顧者在心理上有個出口。師姊表示:「遇到這樣的事,變得很愛哭,但也慢慢接受了」。簡院長引用上人法語:「要放下」,隨行的周美華師姊聽了也頻頻拭淚。
聽聞師姊的分享,在旁膚慰的周美華師姊(右)也忍不住掉下淚來。(賴廷翰攝)
簡院長(左)與家人們透過握手、輕撫額頭安慰施明仁師兄的躁動。(賴廷翰攝)
法親關懷除了醫療的關心,更是心理抒發,做到身、心、靈全方位的照顧。周美華師姊指引大家驅車跨越彰南路,進入小邊坡社區,到達余康來好師姊家,周美華師姊門前叫著「來好師姊,我們來了」,深鎖紗門裡走來身材嬌小、72歲的余康來好師姊。周美華師姊打趣說:「啊你係怕被抓去喔(閩南語)」,開懷笑聲穿透屋子,簡院長看到穿護架的來好師姊,瞭解師姊因脊椎彎曲問題曾在臺中慈院手術,所以穿著護架保護脊椎,年紀大加上泌尿問題,因此少出門走動,平時家人外出上班,師姊都獨自在家,不過來好師姊滿臉笑容,簡守信院長認為算是開朗才放心許多,院長還是叮嚀要注意血壓、血糖,而且囑咐師姊按時吃藥。
簡院長(右)關心於康來好師姊(左)的脊椎側彎的狀況。(賴廷翰攝)
一行人離開前,簡院長還特別叮嚀師姊要注意血壓、血糖,按時吃藥。(賴廷翰攝)
院長關懷法親後,都送醫院自製的健康饅頭,表達醫院的祝福。透過法親關懷也表示醫院是法親們健康的後盾,會全方位支持。(文/江柏緯;圖/賴廷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