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紅包迎歲末 廣結善緣祝平安
歲末將至,臺中慈院醫護行政同仁七日上午在簡守信院長帶領下,協助歲末祝福福慧紅包製作。這項純手工的作業,在精舍師父設計的輔助工具協助下,不僅可精準的黏貼紀念幣,製作出的成品也能更一致。在大家愛的能量灌注下,短短一小時的製作時間共完成了完成了290個福慧紅包與144個結緣竹筒,期待每一位拿到福慧紅包的人,都能得到祝福與平安。
時序已進入十二月,再過十多天就要告別2018年,迎向2019新的一年。在歲末年終之時,各地慈濟志工開始籌備歲末祝福活動。臺中慈濟醫院醫護同仁,七日上午在簡守信院長帶領下加入歲末祝福籌備行列,協助製作福慧紅包,與會眾結緣。
2019年福慧紅包樣式與紀念幣。(呂榮浩攝)
臺中慈院簡守信院長帶領同仁製作福慧紅包。(呂榮浩攝)
簡守信院長致辭時表示,過去大家拿到福慧紅包很少會仔細看裡面的內容,他希望大家製作福慧紅包時,也能仔細欣賞一下,體會「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四句節錄自法華經的經文的含意,以及全球慈濟人的祝福與感恩。
第四聯區的師兄姊一早就把製作福慧紅包的紀念幣、紙卡、材料、工具都準備好,近八十位醫護行政同仁們陸續報到就座,在師兄師姊的指導下,開始製作福慧紅包。
福慧紅包製作流程中,不論是黏貼稻穗或是紀念幣,這些純手工的作業需要十分專注與用心,才能將稻穗與紀念幣黏在正確的位置。為了減輕大家的負擔,花蓮靜思精舍常住師父特別研發輔助工具,只要依照上面的刻度尺規黏貼,就可以把紀念幣黏得正,不僅製作出來的成品一致,也可以縮短製作時間。第一次參與福慧紅包製作的九C護理長古若萍,一開始擔心自己的手不巧,會做不好。沒想到有了精舍師傅貼心準備的輔助工具,不但黏貼紀念幣時能得心應手,製作出的成品也能更精緻。
師姊指導護理同仁使用紀念幣對準輔助器。(呂榮浩攝)
有輔助器的幫忙,製作出的成品更為一致。(呂榮浩攝)
今年除了福慧紅包之外,還多增加了一份送給參與會眾的結緣品。這個結緣品外觀看起來是一個紙竹筒,其實內藏有兩小包淨斯五穀粉與兩小包米果。雖然製作這份結緣品的動作看似簡單,只要把五穀粉與米果放入紙竹筒內,再把蓋子蓋上就完成,但是為了讓每一個紙竹筒外觀看起來一致,還得將筒身與蓋子的線對齊,才算完成。工務室的陳明揮師兄雖然有老花眼,要把線對齊有些吃力,但是明揮師兄說,只要專心,還是可以做好。
在大家愛的能量灌注下,短短一小時的製作時間,總共完成了290個福慧紅包與144個結緣竹筒,期待每一位拿到福慧紅包的人,都能得到祝福與平安。
組裝過程看似簡單卻蘊藏內涵。(呂榮浩攝)
與會眾結緣的竹筒內有兩小包淨斯五穀粉與兩小包米果。(呂榮浩攝)
(文/呂榮浩、馬順德;圖/呂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