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誌搜尋
后里往診 醫、護、法親一同洗滌心靈
立夏前連日雨天讓人心情鬱悶,五月三日好不容易放晴,迎來台中慈院往診的日子。往診團隊來到后里區,關懷兩位「受病苦折磨卻心靈豐足」的個案。簡守信院長給予醫療關懷,膚慰安定病人、家屬的心。隨行護理師張妤甄感動表示,與其說是「往診」醫療,倒不如說是擴展大家身、心、靈的「心靈之旅」。
慈濟社區志工親切招呼「簡院長來看你喔」,開啟往診序幕。江女士是三高與氣喘和糖尿病的慢性病人,長期服用藥物控制,但去年下肢開始出現水腫,加上雙腳無力跌倒受傷臥床,疑因受蜂窩性組織炎和糖尿病影響,才讓傷口恢復得很緩慢。


簡院長親手為病人換藥、敷料,張妤甄護理師幫忙量血壓、測血糖,一邊叮嚀江女士飲食要營養、更要吃得健康。江女士雖然臥床,但臉上總掛著笑容,時不時的道感恩。她見到簡院長笑稱:「這輩子真的沒想過,電視上的人會站我面前,看見院長真的跟電視上一樣」。原來江女士是大愛醫生館粉絲,隨行的慈濟志工邱淑美師姊說:「她也是手心翻轉的人喔」,邱師姊將本月善款收據,交由簡院長溫暖的手轉給江女士,希望讓善循環續傳遞。


「往診」除了將醫療帶進個案居家,也是安定人心的一帖良藥。75歲的楊鳳嬌獨自照顧高齡97歲母親和腦傷弟弟,他們都是楊鳳嬌放不下的肩上重擔,但隨著年歲增長,體力與心理壓力讓她幾乎已經心力交瘁,還好后里區的慈濟志工,一直是楊鳳嬌背後的支柱。楊鳳嬌堅持把媽媽和弟弟照顧的無微不至,縱然還有其他家人、看護擦澡、幫忙照顧,但她都隨侍在側。慈濟志工邱淑美師姊表示:「希望簡院長鼓勵楊鳳嬌的心靈」,院長承諾台中慈院可以協助幫忙醫療需要,更表示:「楊鳳嬌很棒、很了不起,在默默角落,看見他這樣的人就知道臺灣充滿著希望」。院長的鼓勵,讓鳳嬌直說「謝謝你們,我真的好開心」。


簡院長的鼓勵,一字一句都聽進張妤甄護理師耳裡。張妤甄用流利客家話,輕聲呼喊「阿婆、阿婆」,拉近彼此距離,每個動作都細心解釋給奶奶,翻身、拍痰,量血壓,彷彿照顧自己家人。


原訂陪同往診的護理師,臨時因病房照護工作無法分身,因緣際會由張妤甄代替上場,而跟上「心靈往診」之旅。張妤甄分享:「最有感受的是楊鳳嬌阿姨的狀況」。張妤甄自己即是獨生女也是癌症病人,護理工作之餘,還得照顧失智的母親和生病的父親,他含淚表示:「很能體會鳳嬌阿姨的壓力和無力感」,彷彿看見自己的景況。幸好,楊鳳嬌在照顧之餘,藉由誦念地藏經與慈濟人的關懷,安定自己的心;張妤甄則是參與經藏演繹、加入委員培訓,體悟「觀受是苦」,在佛法中尋求生命真諦。
每月一次的往診、法親關懷,都是醫療結合慈善,帶給需要的人,更將「關懷」的善循環傳遞下去。受惠的不只是病人或照顧家屬,連同隨行的醫、護和法親,都一起徜徉在「心靈之旅」的法髓。
(文、圖/江柏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