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中部分署演講 方則淳教導中醫保健緩頭暈
每年一次海巡署中部分署衛教演講,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方則淳分享「認識『頭暈』並如何用中醫保健緩解」,院長室人文組組長胡進忠陪同前往,醫師與清水區慈濟志工群一同跟海巡同仁互動。
清水區九位慈濟志工先到場,擺設竹筒、靜思語書籤及平安符,要和海巡同仁結緣,祈求平安。蔡瓊英師姊提到中部海巡署與慈濟長年合作,還簽訂合作備忘錄(MOU),由慈濟提供衛教活動、推廣蔬食、協助救援物資等等,花蓮遭逢大地震,慈濟基金會推動愛心店家,愛心竹筒也同時進入海巡署,讓海巡同仁每日啟發善念。蔡師姊語重心長說:結緣品放置平安符,希望他們在值勤時都能平安。
海巡署中部分署長王正信忙裡抽空與方則淳醫師見面,感恩台中慈濟醫院每年來為同仁衛教,更敬佩中醫養生方法:「生病了找西醫比較直接,但如何養生,中醫就很有一套,尤其是針灸。」演講前,王署長和方則淳醫師閒話家常,蔡瓊英師姊把握因緣,邀請全體海巡同仁參加佛誕日浴佛,一同為全國祈福。




方則淳醫師分享「頭殼昏昏怎麼辦?就這樣辦!」他詳細解說何謂生理性和病理性眩暈,說明腦部掌管平衡三個系統:視覺、前庭、本體感覺,其中一個出問題可就能造成頭暈。醫師舉例,像弟兄在船上受海浪晃動引發生理性眩暈,下了船由於掌管平衡前庭系統未恢復也會造成「暈地」。方醫師透過簡報活潑的圖片,化繁為簡把難懂的醫學知識帶入中醫養生保健。
方則淳介紹「養生十六宜」幾個舒緩壓力方法,第一「目宜常運」,指導如何活動眼睛,還示範前庭復健運動,減緩頭暈。他說:「頭部和耳朵很多穴位,可用梳子梳頭或指尖輕按壓,就是『髮宜多梳』。」若執勤務時頭暈或疲勞想放鬆,可試試「耳宜常彈」中的鳴天鼓按摩,幫助醒腦解暈。方醫師推薦八段錦「雙手托天理三焦」,帶著全體人員起身伸展,擺脫午間睡意。方醫師提醒,日常保健最重要,規律睡眠和正常的作息、飲食等才是養生之道。


(文、圖/呂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