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五十八周年 台中慈院同祝賀
轉眼間,慈濟已邁入第五十八年。5月1日台中慈濟醫院同仁與慈濟師兄師姊用「朝山」形式,以虔敬的心走入慈院大廳,如同跟隨佛陀與 上人的腳步,並在隔日志工早會向 上人與全球慈濟人祝賀周年。
◎一跪一拜 心靈朝山
天乍亮、梅雨下,五月是感恩的月份,更是全球慈濟日的季節,台中慈院每年這個時候,都以「朝山」活動為周年慶揭開序幕,由簡守信院長、三義慈濟中醫醫院院長葉家舟領銜,廿七位同仁、一百四十九位志工一起參與,為地球眾生祈福平安。天空飄著雨水,滋潤大地共生息,唱誦佛號法水洗淨身心靈。人文組同仁承擔活動規劃,有別於往年,為了因應陰晴不定天氣,還用心準備雨天備案,「朝山」動線移入院區外走廊,讓活動順利進行。


朝山的過程中,大家領受一份「虔敬」的心,尤其在一跪一拜間,跟著佛號聲步入大廳,仰望佛陀問病圖的同時,似乎看到台中慈院該為病人努力的方向,就更加清晰了。多數人都期許藉朝山得到很多祝福,或化解更多災難,簡守信院長表示:「最重要的是自己,把朝三暮四的心變成心靈朝山,打開心胸跟隨佛陀與 上人的腳步,去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才能走出正確的方向。」


隊伍中,除身經百場朝山活動的慈誠、委員外,也有首次參加朝山的同仁。服務於碘131病房的護理師張妤甄,正接受慈濟委員培訓,沒參加過朝山的他,第一次就遇到下雨天,他堅持穿上雨衣、任憑雨水打在手背上騎機車到醫院集合。張妤甄表示:「如果正念欠缺定力,就無法堅持。」禮佛下跪其實容易但也不簡單,在布滿細小石子的磨石子地,雙腳膝蓋因壓力而疼痛,但專注念佛同時,轉移注意力可以暫時忘記雙腳的微痛感,張妤甄說:「一切動作都出於內心的一念,而『念』會推動身行即為念根。」他藉朝山體悟佛陀法髓,呼應簡院長「心靈朝山、從心出發。」
一跪、一拜禮敬諸佛,年邁的師兄師姊只能雙手合十唱誦佛號朝山。受頭暈症狀困擾的北屯一楊素珍師姊,雖然身體不舒服,仍堅持每年都要參加朝山,往年都因為頭暈無法走完全程,今年有北屯三張惠文師姊攙扶,終於讓楊師姊完成今年朝山,楊素珍師姊期許:「大家與自己都能身體健康。」
◎重回佛國 法會不散
2日上午七點,台中慈院簡院長率領院長室主管和各醫療科主任暨同仁志工參與志工早會,透過視訊連線祝賀慈濟58周年。早會開始前,大愛新聞影片中來自不同國家慈濟朝山畫面,志工與會眾誠心精進歷歷在目。 上人慈示「真空妙有」,雖然彼此在不同國度,卻有共同做慈濟的因緣,同行菩薩道。回眸來時路, 上人感恩慈善、醫療、教育及人文四大志業齊心,走正確的方向。
有別以往,今年有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靜憪帶領星馬與臺灣團隊、印度本土志工,合力在王舍城靈鷲山的說法台上架設網絡,靈鷲山與臺灣距離有著三千七百多公里,時差約兩個半鐘頭,視訊畫面眾人在靈鷲山說法台上手語演繹、發願護生,並向 上人及全球慈濟祝賀。林靜憪師姊表示將力行五毛錢竹筒歲月精神翻轉佛國居民的生活,做手心向下的人。


慈濟四大志業各主管齊聚花蓮靜思精舍一一為 上人祈願祝福,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報告,今年係各慈院醫療專業評鑑年,將全力以赴迎接考驗。面對天災無常,林執行長引用 上人的話,善的力量能匯聚福氣、隔離災難,勉勵大家把握每次付出愛心的因緣。
花蓮、大林、台北紛紛向 上人和全球慈濟人祝賀周年,簡院長分享昨日朝山時心境:走進慈院大廳看見佛陀問病圖,提醒著心中那盞明燈,要走進醫療使命與方向。簡院長透過影片敘述台中慈院從外在建築,到內在醫療人文,呈現慈院溫馨、溫暖的一面。正逢護師節前夕,簡院長特別感恩護理人員,一起守護台中慈濟醫院,也祝福 上人法體安康,全球慈濟人福慧雙修。


(文/江柏緯、呂榮浩;圖/陳彥儒、呂榮浩、人文真善美志工林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