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傳染病防疫演練 台中慈濟醫院展現專業應變力
台中慈濟醫院2日舉辦「新興傳染病防疫演練」,強化面對新興傳染病的整備與應變能力,模擬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疫情情境,透過實境操作驗證醫療團隊面對高風險傳染病的專業應變能力與跨部門協作默契。許權振副院長表示,唯有透過反覆的實際演練,才能在疫情爆發時搶得黃金救治時間,並有效防堵院內感染擴散。

演練以一名自中東返國、曾接觸單峰駱駝的男性病人為模擬案例。病人因出現發燒、咳嗽及呼吸困難到急診就醫,演練內容涵蓋急診篩檢、負壓隔離、檢體採檢、計畫性插管、病人轉送、環境清消及防護裝備穿脫等完整防疫流程,特別聚焦在臨床高風險的插管作業。

急診檢傷站護理人員率先執行TOCC(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群聚史)評估,並立即通報醫師,啟動急診封鎖動線。疑似個案迅速被引導到負壓隔離室,醫療團隊依循標準流程穿戴完整防護裝備後入內照護,進行咽喉拭子、下呼吸道痰液及血清檢體採集,同步安排移動式X光檢查。

模擬病人病情急轉直下、出現嚴重呼吸窘迫時,專責插管小組立即啟動高風險插管程序。由醫師、呼吸治療師與護理師組成的團隊在全套防護措施下進行插管,並採用密閉式抽吸系統、人工鼻與一次性呼吸器管路等專業設備,確保操作過程安全有效。前室人員同時協助物資傳遞與通訊聯繫,展現嚴謹的分工與團隊合作。

完成插管後,病人隨即由全副防護裝備的救護車團隊安全轉送至負壓加護病房。轉送過程中,保全人員沿途設置管制線,工務人員進行電梯調控,清潔團隊則以漂白水進行終末消毒,並搭配AI智慧清潔機器人針對動線做深度清消,展現院內各單位的無縫協作。

感染管制中心主任何承懋表示,新興傳染病威脅日益嚴峻,醫療體系必須以「平時即戰時」的高度警覺持續演練。他指出,演練特別加強插管的高風險醫療程序,考驗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熟練度,也檢視團隊在溝通協調、資源調度的整體能力。醫院嚴格要求同仁熟悉防護衣穿脫流程,並落實動線分流原則,以確保病人安全、醫護安全與社區安全。

隨全球新興傳染病威脅升高,醫療機構的防疫整備程度已成為影響社區防疫韌性的關鍵。防疫演練不僅驗證醫院防疫計畫的可行性,也展現台中慈濟醫院作為區域教學醫院,在面對公共衛生挑戰時肩負的重要角色與社會責任。透過持續實境演練,醫院不斷提升整體防護能力,為社區防疫安全構築堅實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