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用藥安全,大家都做得到
隨著全民健保的開辦,以及普羅大眾對維護自己及家人健康已有普遍的認識,就醫看病不再是被避諱的一件事。
由於民眾看病就醫的機會增加了,行政院衛生署自民國92年2月成立病人安全委員會,開始逐步落實推動國內病人安全相關工作,並於在民國95年病人安全八大目標中,新增以「提昇民眾參與病人安全」,期望透過有系統的宣導及醫療機構的參與,加強家屬、民眾及醫療服務人員對於病人安全的瞭解及重視,藉以提昇病人安全認知。提供【安心看病五撇步】,教導民眾如何成為一個聰明、主動的病人!鼓勵大家就醫時應該【多說、多問】並且【敢說、敢問】,讓民眾與醫療人員成為就醫安全的伙伴關係,為自己的就醫安全把關,共同營造安全的醫療環境。這【安心看病五撇步】是:
撇步一、安全看病講清楚。
撇步二、追求健康勤發問。
撇步三、檢查、治療問仔細。
撇步四、正確用藥才安全。
撇步五、住院、手術要評估。
維護正確且安全的用藥,是我們身為專業的藥師責無旁貸的職責,藥劑科在這裡也提供大家幾個提升用藥安全的小建議:
隨身攜帶「用藥記錄卡」:「用藥記錄卡」是一張簡單的卡片,可以在上面記錄目前正在服用的各種處方或過去曾用過的處方,以及對哪些藥物過敏等訊息;就診時,隨身攜帶這張記錄卡,並在醫師開藥、藥師或護士給藥前,出示這張卡片,提醒醫療人員注意。
取用藥物前,看清藥袋上內容:為建立民眾知藥用藥的權利,行政院衛生署已正式公告,藥袋需統一標示13項必標項目,這13項內容是:病人姓名、性別、藥品商品名、藥品單位含量與數量、用法與用量、調劑地點之名稱、地址、電話號碼、調劑藥師、調劑日期、警語。除了這13項必標項目,台中慈院的藥袋上還有3項建議標示:藥物主要用途、主要副作用、主要警語。更為了看不懂或看不清藥袋上文字說明的病人,用圖畫來說明用藥時間、藥量等注意事項,像是晚上要吃的藥,就用月亮來表示,飯後吃的藥,則是先是先畫一個空碗,再畫上藥物,每次要吃的藥量,也直接以半顆、一顆或 二顆等圖示顯示。此外,未服用完畢之前,請不要先將藥袋丟棄,以便可以隨時取得自己所服用的藥物相關訊息。
用藥三不:為了確保藥物治療效果,減少藥物相關不良反應:
不擅自更改藥量、用藥次數與間隔時間;
不隨意放置藥物或積存、共用藥物;
不要怕問藥物使用問題。
用藥五問:在每次領完藥離開前要先問清楚:
哪些藥物可以一起服用或必須分開服用?
服藥時間與吃飯時間應相隔多久?
忘記服藥時該怎麼辦?
藥物可能引起之「嚴重」副作用,有哪些症狀時應告知醫師?
如果有必要,何時應再回醫院做藥物療效或不良反應之監測?
善用用藥諮詢服務:在本院大廳發藥櫃檯旁,設有藥物諮詢櫃檯,在平日上班時段均有藥物諮詢藥師提供藥物相關問題的諮詢服務;若在院外或不便親自前來藥物諮詢櫃檯,也備有24小時藥物諮詢專線為大家提供服務,專線號碼是:(04)3606-0833或(04)3606-0666轉1133。
台中慈濟醫院永遠是「大家的好厝邊」,也是大家「看健康的好所在」;提供大家安全的用藥,也是藥劑科全體同仁一致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