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保健
自然界四時的氣候變化,對人類的生活會產生諸多方面的影響,尤其是在健康和壽命方面,受氣候的影響更為突出,四季的移轉,春溫、夏熱、秋涼、冬寒都有一定的規律,一切的生物也都隨著四時氣候的變化相適應,這是一種正常自然的循環,人們如果能夠順應這種自然的變化,懂得適時養生,就可以避免或減輕許多疾病的發生。
春季三個月從立春開始,經雨水、驚蜇、春分、清明、榖雨共計6個節氣,介於陽曆2-4月間。在春陽上升,大地回暖,萬物推陳出新,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中。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人體也應該順應春季的特點,使機體與外界相統一。我們常說: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所以,春季我可令我們身體健康打好基礎。那麼春季如何養生而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呢?
台灣春季的氣候變化還是非常大,一會寒冷一會溫暖的,人體對寒邪的抵抗力就會下降,因此,春季的時候,我們不宜太早的脫掉厚衣服,特別是年老體弱者,更是不應該一下驟減穿衣。春季在睡眠上要盡量的早睡早起,早上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參加室外的活動,舒展筋骨。春季在運動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不宜做太劇烈的運動,不宜運動到大汗淋漓,氣喘噓噓的樣子,因為,這樣會消耗陽氣,對養生是很不利。我們經常說春季踏青,出去四處走走,做一些緩和的運動,例如散步、慢跑、打太極等運動,這些對養生是非常有好處的。
在自然界的屬性中,春季是屬木,而在五行中肝也是屬木,因此春季養肝護肝是格外的重要。在中醫理論體系中,四時之令在春為生,肝主升發,為將軍之官,喜條達而惡抑鬱,怒則傷肝,所以養肝最重要的是調暢情志和氣機。調暢情志,重點是保持精神的愉悅,不宜抑鬱或發怒,盡量不著急、不生氣、不發怒,保持樂觀的心情,以保證肝臟氣機的調達。
春季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飲食宜選用平、甘、微溫之品。春季飲食應避免吃油膩生冷之物,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和新鮮蔬菜。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飲食過量、缺少維生素B是引起春天發困的原因之一。春天是肝旺之時,多食酸性食物會使肝火更旺,損傷脾胃。應多吃一些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牛奶、蜂蜜、豆製品、新鮮蔬菜、山藥、薏仁、紅棗、木耳等
春天保健茶飲--玫瑰洋參枸杞茶
材料:玫瑰花瓣12朵、西洋參3錢、枸杞子3錢。
作法:先將1000 C.C.生水煮沸,加上玫瑰花、西洋參與枸杞子一起煮5分鐘即可。
保健功效:理氣解鬱、活血散瘀,能夠達到鎮靜、安撫、抗抑鬱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