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來之,則「安」之:安眠藥用藥迷思
點擊數: 81
既來之,則「安」之:安眠藥用藥迷思
陳顥文 藥師 撰稿
「既來之,則安之」,面對失眠這位不速之客,許多人抗拒,甚至陷入欲拒欲睡不著的惡性循環,若能轉念而思,「安」之,安眠藥也許能迎來安穩的夜晚。
一、以下針對五大常見迷思破解與建議,讓你安心服藥。
迷思一:吃了安眠藥會上癮嗎?
[破解迷思] 若長期、大劑量、不當使用,確實可能產生依賴。但依照醫師指示,規律、適量服用,成癮風險極低。若對藥品名稱、作用或副作用不清楚,應主動詢問藥師,以確保自己了解正在服用的藥物。
迷思二:先吃半顆比較安全?
[破解迷思] 擅自減量可能導致藥效不夠,甚至讓失眠更嚴重。正確的方式是和醫師或藥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劑量,不要自行猜測減量。
迷思三:安眠藥吃越久效果越差?
[破解迷思] 有些藥物長期使用可能會出現耐受性,效果變差。醫師會根據情況調整藥物或加入其他方式,例如: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BT-I)是一種幫助建立健康睡眠習慣的心理療法,能改善長期失眠。
迷思四:自然入睡最好,拒絕吃藥才健康?
[破解迷思] 當失眠已經嚴重影響白天精神或情緒時,短期使用安眠藥可以幫助身體重新建立睡眠節奏。搭配調整生活作息、放鬆技巧、減少咖啡因攝取等,也有助於減少對藥物的依賴。
迷思五:安眠藥能不能突然停藥?
[破解迷思] 某些藥物若突然停用,可能導致頭暈、反彈性失眠等不適。建議在醫師指導下慢慢減藥,讓身體有時間適應。
二、藥師提醒:用藥需審慎,有疑慮請諮詢
安眠藥適合短期因生活壓力、突發事件導致失眠的人,或與焦慮、憂鬱共病者。但孕婦與哺乳期婦女、有呼吸系統疾病(如睡眠呼吸中止症)者、有藥物濫用、酗酒或成癮病史者,則需特別謹慎,並應主動諮詢醫療團隊再決定是否使用。安眠藥不是不歸路,也不是一輩子的惡夢,它是協助你重整睡眠的工具。遵循專業建議,搭配健康的生活與睡眠習慣,期許最終都能找回自然入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