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藥怎麼辦?
陳盈蓁藥師 撰稿
鼻子過敏和外在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尤其近期季節轉換,在溫度改變及過敏原的影響下,呼吸系統及黏膜產生過敏的免疫反應,許多人開始打噴嚏、流鼻水及鼻塞,甚至難以集中精神。而在中醫,過敏性鼻炎稱之為「鼻鼽」,大部分原因是身體外圍的保護較薄弱,表氣不足。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西藥和中藥怎麼改善過敏性鼻炎吧!
醫師會透過診斷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選擇最適合的藥物,在西藥方面常用的是抗組織胺、解鼻充血劑及肥大細胞穩定劑。
西藥 |
(1)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緩解打噴嚏、流鼻水,減少因鼻水倒流引起之咳嗽,對鼻塞效果有限。第二代抗組織胺較不易造成嗜睡。 |
(2)解鼻充血劑Nasal decongestant:促進鼻腔內血管收縮,緩解鼻塞。不適合長期使用,可能有鼻黏膜萎縮的副作用發生。 |
(3)肥大細胞穩定劑Mast Cell Stabilizer:抑制組織胺、白三烯素等過敏介質釋放,預防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發作。 |
中醫在治療過敏性鼻炎,首先要先辨別患者的體質是寒/熱,並根據情況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針對寒/熱性體質會使用疏散風寒/熱的藥物,並搭配去濕或開竅的方藥。在《大愛學漢醫》鼻子過敏,辛夷花可治的節目中,醫師有提到辛夷於現代醫學的應用,含揮發油成分可以收縮鼻黏膜,緩解鼻塞。
在中醫方面也有「穴道」可以舒緩:
印堂穴:眉毛中間(眉心)─舒緩鼻塞造成的頭鳴腦脹 |
迎香穴:鼻翼兩旁、法令紋上方─舒緩鼻塞 |
鼻通穴:迎香穴上方,鼻骨和軟組織交界點─舒緩鼻塞 |
合谷穴:手掌虎口處─疏散風寒風熱 |
曲池穴:手肘橫紋盡頭,外側─緩解鼻過敏、眼睛癢、皮膚癢 |
足三里:膝蓋下方四指寬處─使表氣充足,外邪不易入侵 |
按摩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項的哦!在體虛、重大疾病患者及孕婦,在按摩前可以先請教醫師,在按摩穴道時要輕柔,不要過度用力以免造成身體上的不適。
緩解鼻過敏除了藥物外,日常的飲食保健和運動也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都能夠身體健康,向鼻過敏說Bye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