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慈院七月吉祥月 祈福推素護生關懷法親

台中慈濟醫院廿八日下午舉行「七月吉祥月祈福會」,花蓮靜思精舍德佺師父、徳愔師父引領大眾祈福、發願和茹素護生。簡院長藉國外歷史典故反思餐桌上背後的真相;從葷食轉素食,同仁現身說法改變飲食的契機。祈福會前,精舍師父探望關懷法親與同仁家眷,讓他們在吉祥月中安心休養。

「禮敬諸佛,祈願心燈,內外明亮,歡喜吉祥。」主持人祝福引導,開始獻供儀式。德佺師父、徳愔師父帶領台中慈院醫護,敬獻燈、果、花,禮敬諸佛菩薩,會場大眾以恭敬心虔誠合十祈福發願,歡喜迎接七月吉祥月祈福會。慈院醫護、醫技、行政等同仁和十方大德近三百人出席祈福活動,共聚善念。中醫部鄭宜哲醫師主持典禮,臺上一尊一尊佛陀法像,場面莊嚴隆重。

img
吉祥月典禮組廿四位醫護,即將獻供諸佛菩薩。(賴廷翰攝)
img
中醫部鄭宜哲醫師主持吉祥月祈福。(賴廷翰攝)
img
花蓮靜思精舍師父(右)帶領典禮組敬獻燈、果、花,禮敬諸佛菩薩。(賴廷翰攝)
img
慈院醫護、醫技、行政等同仁和十方大德近三百人出席祈福活動。(賴廷翰攝)

◎祈福、祈願 盼人心淨化 平安無災難

農曆七月以佛教觀點是歡喜月、吉祥月,也是報恩孝親月,倡導人人要正信、正念、正知見,以齋戒茹素來守護生靈、愛護所有眾生。不只宣揚素食理念,身體的健康也很重要。人文組邀請八位環保志工領操「勇健梵唄」,以佛教的梵唄結合健身操,大眾跟著做操,展現健康活力。達到以法養心、以動養身的身心健康狀態。

img
八位環保志工領操「勇健梵唄」。(賴廷翰攝)
img
大眾跟著做操,展現健康活力。(賴廷翰攝)

典禮播放「一甲子慈悲的接力」影片,回顧《無量義、法髓頌》演繹,和播放上半年「慈濟大事記」影片,今年野火、風災更勝以往,天地不調和,慈濟救濟眾生的悲智願行,啟發眾人善心與善念。消化醫學中心主任許景盛第一次參與台中慈院祈福,他表示,祈福活動讓人內心平靜祥和,尤其現代社會人心浮動的狀況,可以讓每個人的心沉澱下來。

一群身著深色醫療工作服的同仁,在會場中特別醒目,眼科部檢查室技術組同仁參與祈福,展現團隊凝聚力。劉宬熙股長表示,同仁投入院內活動,有助於深化情誼,團隊默契與信任感也會提升。他提到,同仁面對繁重工作時還要穩定病人與家屬的情緒起伏,非常不容易。希望透過祈福會,讓團隊獲得正向能量,轉化溫暖的照護力量,期許在日常工作中將關懷,傳遞給每位病人和家屬,努力實踐人本醫療精神。

img
消化醫學中心主任許景盛(右一)第一次參加台中慈院吉祥月。(陳彥儒攝)
img
眼科部檢查室技術組同仁參與祈福,展現團隊凝聚力。(賴廷翰攝)

祈福會為眾生祈福,和佛陀、菩薩發願的好機緣。林師姊近年面臨家庭考驗,父親和先生雙雙住院,還一度命懸一線,照顧壓力使他身心俱疲。機緣巧合,從護理師得知祈福活動,與坐輪椅的先生一同參與。他放下沉重心情說,祈求家人平安康復,希望人生波折中為自己尋求內心平靜。在祈福的那一刻,他感受到溫暖與支持的力量,如同一盞明燈,提醒著他,前路雖艱辛仍有希望相伴。

住院的陳先生在慈院護理師好友邀請下,與母親參加祈福會,他個人首次體驗慈濟人文活動。陳先生認同簡院長的分享,他說世界各地很美的地方,以前可能有不好的歷史因緣,和餐桌上的食物一樣,他說以後會減少肉食。他和母親走向佛陀前祈求自己早日康復外,希望世間能平安。潘小姐路過大廳受莊嚴佛號聲吸引並參與,祈福中他頻頻拭淚。潘小姐同樣受家庭困境所苦,所幸慈濟伸出援手協助金援。他表示,這份溫暖至今銘記在心,成為與慈濟緣分的起點。祈福會也洗滌他的內心,重拾對生命的希望與感恩。

img
林師姊(左二)與坐輪椅的先生參與祈福,祈願平安康復。(賴廷翰攝)
img
住院的陳先生(左)與母親祈福。(呂榮浩攝)

◎素食護生 無哀號聲

七月吉祥月祈福會強調人人素食護生!證嚴上人的人間菩提影片提到,愛護生命才是真正的放生。唯有不殺生,守齋戒,才能消弭災難。精舍德佺師父、徳愔師父到典禮臺前倡導每個人都要素食。佺師父提起丹娜絲颱風受災的豬,飄在水上掙扎無助模樣。佺師父感慨,同樣生命卻不像跟人類一樣被救。佺師父向大眾勉勵,我們要做個正知正見的人,用感恩、尊重與愛去愛牠們,人人造福,社會才會穩定祥和。

富有藝術人文的簡院長,他以個人拍攝的照片與名畫作,描述法國大革命恐怖時期歷史,並入當時令人聞風喪膽的斷頭臺。簡院長巧妙地將大眾的注意力轉移到餐桌上 ,那些食物下被犧牲的動物,投影幕上呈現被吊掛的雞如同斷頭台刑具慘忍無情。簡院長語重心長表示,希望每個人能省思餐桌上背後的真相。簡院長不只推廣每月十次免費享用員工餐廳,他也宣布九月將有不定期甜品,期盼人人持續素食護生。

img
德佺師父(右)、徳愔師父(左)到典禮臺前倡導每個人都要素食。(賴廷翰攝)
img
簡院長希望大眾省思餐桌上背後的真相。(賴廷翰攝)

「餐桌上背後的真相」,深深觸及接下來分享由葷轉素的同仁。一般外科個管師吳淮竹,因業務經常進出手術室,他心有戚戚焉分享,看手術切下的病灶檢體,與動物內臟相仿,不禁感悟許多病症其實都是「吃」出來,於是開始選擇茹素,身體與精神反而更好。吳淮竹的飲食改變,間接影響單位同仁加入素食行列。護理部急診室護理師林秋伶則是帶著兒子林小弟分享,他說兒子總覺得蔬食清淡無味,後來母子一起做蔬食餐盒,找到母子間的快樂時光,兒子更愛上蔬食料理。林小弟表示:「我喜歡吃高麗菜和胡蘿蔔,老師說多吃青菜,會保護地球媽媽,歡迎大家一起吃蔬菜」。

img
吳淮竹個管師分享由葷轉素的契機。(賴廷翰攝)
img
林秋伶護理師與兒子林小弟分享母子一起做蔬食餐盒的快樂時光。(賴廷翰攝)

台中慈院不遺餘力推動「由葷轉素」的新食潮,從改善員工餐與病人餐做起,並補助同仁每月十次用餐經費,鼓勵病人「食素養病」。現在中午員工餐廳打餐的隊伍總是大排長龍,菜色的變化已成同仁午間的熱門話題。為破除素食「清淡無味」的刻板印象,營養科團隊嚴格把關食材新鮮度,每月檢測油品酸鹼值與食品安全,堅持「品質優先」而非「價格導向」,同時不定期進行問卷調查,針對菜色、口感、溫度等細節調整,並改善打餐動線與保溫機制,讓每份餐點都能兼顧美味與溫度。

主廚楊垂勳雖然多年的葷食料理經驗,他巧妙轉化為蔬食創意,結合各國料理推出多樣菜色,甚至為保有義大利麵的口感,主廚計算煮麵時間搭配打餐速度,展現用心與堅持。他的努力已見成果,員工用餐人數增加,給予營養科莫大的鼓勵。楊忠偉主任表示:「每日菜單改變,菜色的變化,其接受程度可以從廚餘量的多寡判斷,以前半年計算,相較去年同期廚餘,大約減少了五成之多。」推素的高品質要求,去年還以「蔬食新浪潮營養起點與地球共好」為主題,參加SNQ國家品質標章的評比,榮獲標章的肯定,為「護生、愛地」盡一分心力。

img
中午員工餐廳打餐時常出現人潮。(江柏緯攝)
img
營養科以「蔬食新浪潮營養起點與地球共好」為主題,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肯定。(營養科提供)

◎精舍師父關懷法親家眷 吉祥月中安心養病

吉祥月祈福會活動前的下午兩點,德佺師父、德愔師父由人文組同仁陪同關懷五位住院法親和同仁家眷。南屯和氣一溫師兄因腸阻塞住院觀察。溫師兄向師父訴苦:「不能吃、不能喝,好辛苦」,佺師父安住他的心,希望他要放輕鬆,將身體交給醫師,心交給菩薩,將上人的法放在心中,身心安住就不感到痛苦。佺師父安慰沒有進食也讓身體輕安一些。溫師兄向師父表示期待自己儘快康復,回歸人文真善美團隊工作。

彰化員林二和氣凃師姊日前在社區吉祥月祈福布置場地時,不小心從高處跌落受傷。凃師姊見到關懷團隊眾多人來關懷,他道出感恩。「傷口還痛、睡得好嗎?」愔師父關心師姊也稱讚師姊女婿孝順照顧得很好,凃師姊很有福氣。凃師姊表示,很多科醫師看他,還有上人與精舍師父祝福,他會把祝福全部收起來。

師父關懷法親,同樣關懷同仁家眷。神經外科醫師母親林女士腰椎狹窄滑脫要住院開刀,開刀的醫師也正是他的兒子。林女士說向兩位師父說開刀傷口雖然很痛,但護理師都很照顧。佺師父關懷:「請安心,大家會照顧您,時時用感恩和歡喜的心看待疾病,會減輕一些身體的痛,同時也是祝福自己。」

img
德佺師父(左二)、德愔師父(左三)關懷住院法親和同仁家眷。(呂榮浩攝)
img
德佺師父(左一)、德愔師父(左二)遞上祝福卡片給劉雪梨師姊。(呂榮浩攝)

另一位探訪的對象,劉雪梨師姊,他因手指蜂窩組織炎回臺中治療,親人也就近照顧,目前居住臺中慈濟護理之家調養。劉師姊在花蓮靜思精舍服務廿多年,和許多位師父相當熟悉。吉祥月法親關懷前,也有不少精舍師父來探望劉師姊。佺師父與愔師父如同探望老朋友般和劉師姊談笑風生,並遞上德晉師父寫的卡片,卡片內乘載了精舍師父們滿滿的祝福。

(文/呂榮浩、卓冠伶、江柏緯、陳彥儒;圖/呂榮浩、賴廷翰、江柏緯、陳彥儒、營養科提供)

延伸閱讀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