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團隊全方位居家醫療 就醫困難病人見曙光

 

「病人有苦走不出來,我們有福就走進去。」太平區77歲陳女士臥床近半年,禍不單行,先生竟也跌倒雙手無力,女兒既要上班又要顧二老,蠟燭兩頭燒。慈濟基金會太平居家照顧服務中心通報給臺中慈院,簡守信院長率隊「居家醫療」,發現陳女士有機會不必臥床,他先生也需要確認治療方向,貼心安排進一步檢查,讓這家人看見一絲曙光,露出笑容直道感恩。

01_7cec6.png

幫陳女士換藥的醫護人員,左起李佳霖護理師、簡守信院長、居服員、蔡森蔚主任。

02_50e1e.png

蔡森蔚主任(中)檢查蔡先生手傷。(曾秀英攝)

簡院長與復健科蔡森蔚主任、家醫科蔡恩霖醫師,與出院準備服務護理師李佳霖,十八日共乘前往太平蔡家,探視臥床與手傷的老夫妻。主要照顧者是同住的女兒,蔡小姐說,媽媽三年前跌倒右股骨骨折有內固定,原本能走,今年三月又摔斷髖骨,臥床月餘產生壓瘡,裝有導尿管;爸爸同樣是不慎跌倒,雙手無力沒辦法幫媽媽移位,幸好居服員一周三次到家裡幫媽媽淋浴、換藥並餵食,減輕許多負擔。

前一陣子,孝順的蔡小姐,下班後想帶媽媽出去散散步,結果移位姿勢不對,竟造成老人家右手拉傷,就近掛急診,醫師告訴蔡小姐「脫臼已經接不回去,但一個月後就不會感覺疼痛。」不過,老太太的手沒法舉高,稍動一下就連連叫痛,來回醫院只能靠復康巴士,家人很捨不得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經過現場評估,復健科主任蔡森蔚有不同看法,他認為,老太太情形不像是脫位,尤其他的腳可以出力,有恢復功能的潛力,建議訓練復健;老先生經初步身體評估檢查則是肌腱斷裂。蔡主任為更確認兩人狀況,協助安排X光與核磁共振檢查,或許未來可以透過局部注射改善疼痛,避免老太太肩膀惡化成更嚴重的五十肩。蔡森蔚並示範如何順利安全移位,讓蔡小姐能更輕鬆照顧媽媽。

「媽媽,你知道這是誰嗎?臺中慈濟醫院院長,大家都來看你。」蔡小姐面帶笑容靠在媽媽床邊說明,彷彿因為醫護團隊到來,放下心中的千百結。「你辛苦了!」簡院長肯定蔡小姐為父母的付出,「褥瘡傷口照護目前都很好,繼續下去沒有問題,不過,要讓媽媽有機會動,老人不敢動,很多問題會出來。蔡主任是專家,只要媽媽坐起來,他自己跟照顧的人都會更輕鬆,要加油。」簡院長也鼓勵老太太「女兒很孝順,大家都很關心你。」有醫護團隊協助,蔡小姐不必為雙親看診奔波,臉上浮現笑容,同仁離開前,老先生送到門口,雙手合十連連道感恩。讓同仁們感受到居家醫療的重要性。

03_16d51.png

蔡恩霖醫師檢查病人狀況。

04_287bb.png

病人家屬感恩合十目送團隊離開。(曾秀英攝)

簡院長說,長照不只是國家政策,需要醫療更積極幫忙,不是考量政府給長照多少經費,而是從病人家屬角度去思考,居家醫療有迫切性,免去病人與家屬來回奔波之苦,需要社區跟醫院做最好的結合,這就是慈濟平常就在做的模式,現在加上社區長照更能連動,做得更積極,全院都可以參與,照顧面更廣、點更多、個案客製化,以達到醫療需求。

家醫科吳雅婷醫師、神經內科郭啟中醫師八月十六日也依李佳霖護理師事先聯繫規劃好的行程,分別前往潭子及太平展開居家醫療照護,共探訪七家、收案八件。分別有高齡八十九歲、行動不便的巫奶奶,申請復康巴士總是無法配合就醫時間,未能按時回診。八十七歲有心臟疾病的李爺爺,中風的妻子需要他隨侍在側,就醫成了一大問題。社區志工提報關懷個案母子二人,媽媽患有高血壓及失眠,兒子則是腰椎開刀後不良於行,不願離開家門。有憂鬱、焦慮症狀的鄭女士、罹患恐慌症、妄想症的廖女士、出生時缺氧造成腦性麻痺的蕭先生等都是居家醫療對象,醫師分別詳細詢問平時情況並查看用藥,鼓勵病人按時服藥並放鬆心情,讓他們不需到醫院即可得到適當的醫療照顧。

05_6c7bf.png

郭啟中醫師(左一)詢問病人服藥情形。

06_420b0.png

吳雅婷醫師(中)檢查病人身體狀況。(賴廷翰攝)

李佳霖護理師指出,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劃包含:居家醫療、重度居家醫療及安寧療護,執行後到八月底各階收案數如附表,重度居家醫療每次家訪皆有護理人員及志工陪同。

10_226ad.png

(文、圖/賴廷翰、曾秀英)

延伸閱讀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