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1500位師兄姊齊心打掃慈院 迎接評鑑
臺中慈院九月初將再次接受醫院評鑑,各單位正積極準備評鑑各項工作,外部環境清潔也同步展開。十三日上午七點三十分,來自中部五十二個和氣區超過一千五百位師兄姊,陸續抵達第一院區大廳,他們帶著抹布、水桶、掃把等清潔用具,準備清潔窗戶、外牆與外走道。總務室同仁將事先準備的萬用清潔劑、玻璃刷、掃把與畚箕,分配給各打掃區域志工,並由總務室十八位同仁,引導前往第一與第二院區與員志工宿舍各樓層清。
志工師兄姊陸續抵達第一院區大廳集合。(邱百里攝)
總務室楊栢勳主任(右白衣)與蕭婉齡股長(左白衣)分配清潔用具。(馬順德攝)
甫落成的員志工宿舍由南投地區師兄姊負責清潔。來自草屯的環保志工李錦定,擦窗戶時見他一下蹲、一下站,動作俐落一點也不感覺費力,草屯和氣組長陳美惠師姊說李錦定已高齡八十,他每天到環保站做環保,鍛鍊出一身好筋骨,才有矯健身手。今年還參與委員見習,最大願望是穿上慈濟委員制服,正式成為慈濟委員。
彭秀蓁與張素雲兩位師姊擦玻璃方式很特別,兩人分別站在玻璃窗兩面,一起擦拭同一扇玻璃窗。彭秀蓁說,他從慈濟大大小小打掃活動,還有以前打掃第一院區、第二院區的經驗發現,要兩個人一起擦同一塊玻璃窗兩側,才能馬上清楚看到哪裡有髒污,就能立刻告訴對方擦拭位置,兩人合心協力,擦起玻璃門窗又快又乾淨。
洪怡芬師姊帶著升國三的兒子吳紹銓與升小五的女兒吳禹萱一同加入清掃行列。洪怡芬說,兒子剛結束暑期輔導,空閒時間多,就帶他們來做些有意義的活動。吳紹銓說,平常在家就負責掃地和拖地,所以幫忙打掃一點都不費力。吳禹萱平常在家負責疊衣服、擦桌子,今天幫忙擦地板和門窗,感覺很好玩。
環保志工李錦定平日做環保鍛鍊出矯健身手。(馬順德攝)
彭秀蓁與張素雲兩位師姊兩人合心協力,擦起玻璃門窗又快又乾淨。(馬順德攝)
吳紹銓在家負責掃地和拖地,來打掃一點都不費力。(馬順德攝)
吳禹萱幫忙擦地板和門窗,感覺很好玩。(馬順德攝)
第二院區大樓由彰化地區師兄姊包辦。來自彰化市的周美華師姊,發現唐式迴廊的雨槽長出雜草,爬上梯子用長柄刷想辦法拔除雜草。和美的陳國政師兄清理二樓外圍走廊,發現天花板有蜘蛛網,但手邊沒有適合清潔工具,馬上向護理站借來膠帶,黏接玻璃刷與掃帚,搖身變成掃除蜘蛛網的方便工具。永靖的楊志偉師兄深覺人生得來不易,要趕快做善事,即便左手摔斷打著石膏只剩右手能使力,還是堅持來幫忙清掃。高齡七十六的劉昭師姊,擦起窗來不輸年輕人,他說,生命很短暫,人會老,但心不要老,要多做、多動才能讓身體更好。
周美華師姊(登梯者)發現唐式迴廊雨槽長出雜草,爬上梯子清除雜草。(林萬教攝)
蔡世肱師兄拿著陳國政師兄臨時製做的工具清除蜘蛛網。(馬順德攝)
左手打著石膏的楊志偉師兄,深覺人生得來不易,堅持來幫忙清掃。(林萬教攝)
高齡七十六的劉昭師姊,擦起窗來不輸年輕人。(林萬教攝)
苗栗、豐原與臺中的師兄姊負責第一院區大樓,從醫院外面看上去,每層樓都有師兄姊在陽臺沖洗窗戶,壯觀得像須彌山上的螞蟻雄兵。來自豐原的游林悅妝師姊負責打掃呼吸照護病房,敏捷動作看不出她已高齡七十九,搏得旁人讚歎,他還笑說「七十九歲還沒八十喔!」。太平區林郁婷暑假後即將升上高三,今年暑假並不輕鬆,還要到校參加暑期輔導。今天假日不必參加輔導課,但林郁婷還是選擇跟著媽媽賴怡君師姊一起來打掃植福田。
右手受傷截肢的邱鎮平師兄,受傷期間恰巧父親也生病,無力照顧父親的他受善心人士幫助渡過難關,當下發願要當個手心向下的人。社區師兄邀約要到慈院打掃,毫不考慮就答應參加。豐原二和氣隊長吳欽堂說,臺中慈院就像自己的家,很高興有機會為自己的家付出,也祝福臺中慈院評鑑能順利過關。
從醫院外面看上去,每層樓都有師兄姊在陽臺沖洗窗戶,壯觀得像須彌山上的螞蟻雄兵。(馬順德攝)
游林悅妝師姊負責打掃呼吸照護病房,敏捷動作看不出她已高齡七十九。(賴廷翰攝)
即將升上高三的林郁婷(左),假日選擇跟著媽媽賴怡君師姊(右)一起來打掃植福田。(賴廷翰攝)
右手受傷截肢的邱鎮平師兄,社區師兄邀約要到慈院打掃,毫不考慮就答應參加。(賴廷翰攝)
總務室庶務組長鄭傑友說,為方便窗戶與外走道清洗,早在半個多月前,工務室就已經先在第一院區五樓以上外走廊裝設水龍頭,完成後總務室接手加裝塑膠水管,方便師兄姊引水清潔。另外,總務室還支援十八位同仁,不僅引導、協助師兄姊到各樓層打掃,也捲起袖子拿抹布、掃帚和師兄姊一起打掃。
總務室主任楊栢勳表示,醫院為了讓來院大德能看到戶外景色,並導入更多自然光,窗戶相對較多,光是第一院區窗戶清潔,如果以總務室現有同仁分區輪流清潔,大約要花一年才能完成。但今天中部五十二個和氣區,出動超過一千五百多位師兄姊,半天就把第一院區、第二院區以及甫落成的員志工宿舍外牆與窗戶清潔完成。楊主任相當感恩,也希望清潔的環境能讓評鑑委員留下好印象。(文/馬順德、賴廷翰;圖/馬順德、賴廷翰、人文真善美林萬教、簡明安、邱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