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周年靜態展閉幕 簡樸真善長養慈悲智慧
點擊數: 197
中區第四聯區於臺中慈院舉辦為期一個月的「慈濟四十七周年靜態展」,六月一日閉幕,不少出席圓緣的師兄姊,帶著孫兒輩同行,讓他們從小接受薰陶,在簡樸、真善中增長慈悲智慧。手語表演妙音行列中出現熟面孔,營養組以前的同仁黃美玲投入社區,發揮不同功能,更能輕安自在。
「四十七周年靜態展」五月一日起在臺中慈院開展,內容緊扣「簡樸增長慈悲心,真善涵養智慧愛」主題,佈置人文區與各志業海報,成為慈濟參訪列車必經的一站,北屯一到四區、大雅與潭子區的師兄姊,輪流到醫院導覽,介紹慈濟源起與各個志業努力的方向,在典雅的佈置中體會人文之美。
閉幕展上午九時卅分開始,各區共邀請二百五十位師兄姊出席,凃永年與陳心香這對同修師兄姊帶著孫子與會,嬤孫攜手到竹筒歲月區投銅板,六歲的涂志悕從小就愛投竹筒,他說,要給師公上人幫助更多人,希望長大後能像阿公阿媽一樣行善。
盧春安、莊香珠與張貴珠三位師姊分享他們的導覽心得,扮演傾聽家屬與病患心情的角色,像是一位單親媽媽得知自己罹癌,心情十分低落,志工們替他加油、打氣,讓他能有勇氣面對未來的醫療,也把握機會接引更多人加入慈濟行列。
曾經在臺中慈院營養組任職的黃美玲,在此次活動中擔綱演出無量義經序曲手語的妙音,他說,九二一地震後接觸慈濟,進一步培訓成為委員,進入慈院營養組體會同仁「幸福」的工作,即使想要投入社區志工,往往有心無力,當初為照顧孫子只能離職,「逃兵」二字三不五時就浮上心頭,再回到醫院總感覺不踏實,後來在社區承擔功能,再看見以前的同仁已能輕安自在。
閉幕展活動最後安排「音樂饗宴」演出,林春珍師姊在王莉莎老師鋼琴伴奏中演唱「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師父說的話」等經典曲目,為四十七周年靜態展畫下圓滿句點。
(文、圖/曾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