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院長家訪三個案延續愛與關懷
簡守信院長廿七日上午率領社服、人文室同仁、醫療志工前往三例曾關懷過的個案家庭,評估生活需求也為病苦人士帶來溫情,並進一步延續慈院的愛與關懷。
三位個案是過去簡院長率領同仁往診、感恩戶打掃與訪視而結緣,簡院長表示,心裡一直記掛這些個案的近況,才安排廿七日上午的訪視行程。人文室與社服室短短兩天動員安排,這天由吳宛育社工師、人文室胡進忠師兄、醫療志工林玉雲、陳鶯鶯師姊陪同簡院長,一行人繞了大半個臺中分別家訪,盼望延續臺中慈院的愛與關懷。
八點,大夥驅車前往臺中市南區關心廖劉玉葉老太太,他笑容燦爛握住院長雙手。院長直呼「哇!看起來就好耶!」廖劉老太太笑著回應,「有長胖胖啦!」溫馨氣氛瞬時感染陪伴的社區師兄姊與同仁。
簡院長打趣形容「您現在變八十歲美少女!」廖劉老太太熱情分享每周經常騎「鐵馬」到環保站做環保,還擔任福田志工、種植有機蔬果,活力十足的模樣看不出他經歷過先生、兒女三年內相繼往生之慟,「有師兄姊陪我,有做就歡歡喜喜。」但老太太還是眼眶泛紅,憶起去年四月院長來到家裡為兒子清創的情景,「那段時間,我好苦……」但在大家的膚慰與打氣中,老太太很快收拾起悲傷,笑說:「我會好好走下去!」
一行人緊接著從高速公路北上到海線的外埔區,與犯罪保護協會關懷志工彭振昌先生會合,經過一條條田間彎路探視卅一歲的大凱(化名),大凱十年前遭遇車禍導致下半身癱瘓、雙手萎縮,目前長期靠坐病床,以左手指背關節緩緩敲打鍵盤,電腦成為他唯一接觸外界的媒介。
簡院長殷殷探詢「最近身體有哪裡不舒服?」欲言又止的大凱終於敞開心房:「身體的傷還好,只是如果連眼睛也有傷,我可能……」他訴說近來眼力不佳,好像得了飛蚊症。簡院長顧慮大凱一千多度的高度近視引起視網膜剝離,承諾會與眼科團隊協調,協助安排進一步就醫評估。簡院長說,如果他跟外界溝通的方式出問題,對他的打擊可能更大。
大凱母親看到幾位熟悉的慈濟人再度來訪,也願意打開話匣子:「多年來我都不敢帶兒子出門,深怕被鄰居嘲笑兒子是做了壞事才會(癱瘓)……」醫療志工與犯保志工彭先生積極鼓勵,大凱與母親漸漸展露笑容,離開前,院長特地拍拍大凱肩膀,「你要安心,我們還會再見。」回程車上,院長透露:「這家人太客氣了,就怕病人很多事情不講,封閉了自己,心情可能更低落。」他盼望這趟遠行家訪,能延續大凱一家與慈濟的連結,有機會給予正向力量。
最後,團隊從海線前往山線神岡區,探視農曆春節年前夕協助打掃的感恩戶康姓父子,不巧身體欠佳的康老先生正在附近洗腎中心,團隊關心卅五歲兒子的生活狀況、瞭解需求,將請工務室同仁協助修繕電視與洗手檯;吳宛育社工師也會持續引介社會資源幫助康家。從兒子口中得知老先生近來血糖控制不佳,沒什麼胃口,大家特別叮嚀康先生多用方法勸勸父親,「再怎樣,還是你才能給爸爸最大的幫忙。」
(文、圖/梁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