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的美麗境界」腦科學教育展 臺中慈院盛大揭幕
臺中慈院、精神健康基金會與臺中精神健康學苑在臺中市衛生局指導下,聯袂主辦「腦的美麗境界」腦科學教育巡迴海報展,並安排「從腦科學談精神健康」講座。活動九日上午在大廳舉辦揭幕儀式,臺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肯定臺中慈濟醫院是中部第一家醫院舉辦展覽,為精神醫學衛教盡一分心力。
臺中慈濟醫院成為中部首家舉辦「腦的美麗境界」腦科學教育巡迴海報展的醫院,五月九日由臺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暨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胡海國、臺中精神健康學苑會長暨中山醫學大學校長賴德仁、臺中慈院簡守信院長、身心科周少華主任、人醫會紀邦杰醫師共同揭幕。
簡守信院長表示,黃局長很重視精神疾病衛教,這麼好的展覽來到臺中慈院很有意義,是宗教與精神健康最好的結合。院長引用水懺懺悔煩惱障「一心能現十法界,十法界由一心顯,心存善念境是善,惡念存心惡無邊」,分享 上人的法跟精神醫學很相近,心腦運作有如工筆繪畫師,能畫各種顏色,大家更認識大腦,才能更健康,減少身心疾病。
活動由社區健康中心歷經一個月籌備,約五十幅海報由精神健康基金會提供,公傳室協助印製導覽指標,並分成「認識身體最高指揮官-頭腦」、「用腦體驗世界-精神功能ABC」、「當頭腦生病時-精神疾病與腦」、「寶貝我的頭腦」四大主題介紹神祕又美麗的腦。社區健康中心賴怡伶高專指出,同仁平時做自殺防治關懷,發現個案出現自殺傾向,反而需要投注更多心力輔導,若能提前預防,預先教育大眾,才能幫助更多人瞭解如何跟身心疾病親友溝通;促進個人情緒覺察;瞭解如何保護自己;認識心理支持管道,所以規劃了這項展覽。
盛大接幕儀式外,胡海國教授並以「優築腦力,樂活精神」為題演講,搭配社會時事深入淺出分享藉由心腦操練,能夠提升生命與生活品質,吸引近百位同仁、社區關懷據點志工聆聽,擠滿501會議室。
胡教授強調,腦面對壓力有限,人的外在要求與內在要求深深影響精神狀態與壓力調適,但腦可以透過「樂活的生活」達到「精神樂活」。胡教授舉出善用情緒、善用壓力;自我覺知;築腦、築心、築我的豐富自我生命,到關懷他人,堆疊幸福。自然能變成經濟不一定富有,但心靈卻像住在豪宅一樣充實。
臺中慈院睡眠技師黃杏娟不只鼓勵同事一起來聽胡教授演講,更從中得到更多收獲,他分享,臨床常常遇到睡眠品質不佳的人,大多心較不安定。他認為胡教授提到「足定氣靜」是很好的保養頭腦方法,能夠幫助心安、心定,尤其每個人調整好生理時鐘、起居規律,讓身心有適當休息,加上樂活生活,就能漸漸朝向當下不亂,當日不忙,當生而不惑的目標邁進。
四十多位來自社區的聽眾,幾乎都是年過半百的社區關懷據點志工,各個神采奕奕。年近七旬的楊明崑先生說,胡教授的分享證明常常走出家門參加活動,拓展知識與人際關係,才能更健康。廖麗鳳女士指出,人難免有壓力,適當的壓力能夠幫助人往前進,過多就必須調適,不能「憋」在心裡,付出時間當志工,正是平衡生活,充實心靈的好方法。
(文/梁恩馨、圖/呂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