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之愛漣漪擴大 六單位聯手居家關懷
臺中慈院、慈濟中區人醫會、中區榮董聯誼會與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攜手照顧需醫療個案後,愛的漣漪擴大,大臺中醫師公會、全國醫師公會聯合會今年也加入行列,五月廿四日一起參與了關懷活動,每戶準備六千元慰問金、推拿油膏與鳳梨酥,以十條路線散播愛的溫暖。
在豐原不寬敞的張家,簡守信院長與慈院、人醫會護理師一行,探視雙雙截肢的一對母子,兒子十多年前失去左腿,沒想到撐起全家經濟支柱的母親兩年前也遭逢車禍而右腳截肢。母親在蒞臨關懷的眾人前,還能調理分明的說著過去遭遇和期待的醫療照顧,但當簡院長拉著他的手,感念他照顧肢障兒子十多年,堅強持家的辛苦時,母親終於嘴角顫動珠淚斷線,釋放出沒說出口的苦情。
這一家真的堪憐,母子癱坐輪椅,父親前陣子也小中風在家休養,三口蝸居,七千元房租讓政府補助只剩幾百塊。還好,像簡院長鼓勵母親的話:「請寬心,社會還是有溫暖的」,慈濟、犯保協會等慈善團體都來伸援,這一家免於崩解。簡院長親自瞭解他們母子的醫療現況,確認義肢穿戴問題,也請護理師協助量測血壓,建議犯保協會志工協助一家三口就近到臺中慈院就醫,也讓醫護同仁能協助復健、營養的需要。
另一戶張家租住南區,為了復健,母親帶著車禍癱癡的兒子迢迢從嘉義搬到臺中,穿梭兩家復健中心。母親與外傭照顧超過一百七十公分高大身軀的兒子,久坐久臥逾六年沒有褥瘡與感染。母親相信兒子接受幹細胞療法會有機會醒來,於是專車往返北港求醫,一趟七千元車資加上自費醫療,經濟負擔早就數倍於當年賠償金。
人醫會紀邦杰醫師、大臺中醫師公會理事長蔡其洪醫師與黃建志醫師、臺中慈院張玉芳督導及犯保協會臺中分會呂莉玲副執行秘書在這裡見證了母愛,也看見受害者在生活醫療困境中的掙扎。還好,來自醫療界的關懷,讓居家復健、就診接送等需要協助事宜,都透出了希望曙光。
同一時間在北區陳家,陳太太一手抱稚兒,一手幫車禍變成植物人的先生擦拭口水,慈院陳鵬安醫師細細幫陳先生作瞳孔反應、腳部肌力等理學檢查,人醫會藥師張榮德、廖繼仁當審視用藥,犯保協會臺中分會主委林坤賢則協助聯繫後續就醫事宜。近兩年前,兒子才出生四十九天的陳先生遭逢車禍,腦部嚴重出血,搶救後沒有恢復意識,婆婆賣掉店面,全家租屋國宅,近一百九十公分的壯漢,得請菲傭協助照顧,一家卻沒固定收入,靠救濟金與賣屋存款維生。
人醫會陳思廷護理師第一次參與往診,感動年輕的陳太太堅毅扛起照顧先生重擔,他說「現在才一年多,時間越久,不知道還能不能撐下去,真的需要更多陽光照進黑暗角落。」
陽光透過關愛行動散播溫暖,簡守信院長說,就好像捷運江子翠事件,我們無從去表達對受害者家屬的關心,但是可以透過這種方式,關懷受到無妄之災的被害人,代表社會去表達關心,能在端午節前夕送愛過去,是很感恩的事。
大臺中醫師公會理事長蔡其洪也指出,我們要正視社會案件,化愛心為實務關懷,培養同理心,瞭解社會案件會造成不同家庭的影響。社會上壞事總是傳得特別快,更需要加強正面的好事影響力來促進祥和,我們不希望更多的苛責去怪犯罪人,要用正面力量來感動社會。
參與行動的不同團體與個人,正向心念共振,如同紀邦杰醫師說的, 上人說病人走不出來,我們就走進去。現在社會也是這樣,我們需要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