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帶年輕醫師走進社區 往診不忘醫學教育
臺中慈院簡守信院長經常走入社區往診,中醫部、家醫科與神經內科三位年輕醫師十九日加入關懷病苦行列,跟著前輩學習在校園與醫院學不到的事。
十九日的往診個案,住家在位於臺中市潭子區的一棟社區大樓,距離醫院不到十分鐘車程,人文室胡進忠師兄居中聯絡兼任司機,往診陣容除簡院長外,還罕見的邀請年輕的醫師同行,包括:中醫部陳相如、家醫科林勝彥兩位住院醫師、神經內科PGY (Post Graduate Year畢業後訓練)林琪偉醫師。
此次往診個案阿標,原本任職卡車司機,另一半沈麗娜則是印尼華人,廿六歲嫁來臺灣,夫妻膝下有一兒二女,過著安定和樂的日子,二○○五年一場車禍意外,宣告阿標全癱,導致家庭一夕變色,阿標的哥哥提供住處,一家五口得以安身,但要活下去總得有經濟來源,麗娜找了份工作,加上慈濟人提供長期生活補助,稍稍減輕沈重的壓力。同社區的慈濟人朱盧素珍師姊長期探訪關心陪伴,彼此親如家人。
困苦中長大的孩子比較懂事,兒子為分攤媽媽的重擔,兩年前,自願唸高中夜間部,跟媽媽一個白天、一個晚上接力照顧爸爸,兩個分別就讀國中與高職的女兒也幫忙打掃居家環境、餵爸爸吃飯,從無怨言。
簡院長看到阿標的身體狀況,稱讚不已:「看過很多類似病人,不是肺部不好,就是營養不夠,意外發生十年,能顧到沒傷口,營養狀況也不錯,這很不簡單,可見真的很用心,家裡人每個都很棒。」簡院長再三肯定之餘,觀察到尿袋小便顏色,馬上提醒家人,脊椎損傷病人,膀胱功能不好,容易尿道感染,水份可以再多一點,正常的顏色要比茶色再淡一點,尤其夏天高溫,水份容易散發,預防尿路感染之道是多喝水,注意吸收情形,耐心慢慢餵食。
麗娜談到慈濟多年來給這個家庭的幫助,有說不盡的感恩。簡院長也送上半小時前,從醫院後山園區現採的新鮮荔枝,還有應景健康素粽,祝賀端午佳節。他說,社區距離臺中慈院不到十分鐘車程,相關病歷查電腦就知道,不必每個月大費周章,長途奔波到那麼遠的醫療院所回診拿處方箋,尤其醫師開的外用藥膏,根本沒有個案需要的止癢功效,建議他們省下油錢,就近看診就好,他拿出特地帶來的中醫部研發金創膏,強調未來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透過師姊跟人文室連繫提供協助。
「往診帶上年輕醫師,走進個案家中,對臺灣現況也比較了解,希望發揮醫學教育功能。」簡院長強調,其他的醫療機構少有這個機會。返院途中,不忘跟三位年輕醫師分享往診經驗,像一名罹患罕見的疾病,才四歲就中風的小朋友,母親偉大的愛讓人敬佩,希望下次有機會一起前往。此次往診個案也是很好的例子,有時透過家人描述,醫師並不能了解病人實際的情形,現今醫療碰到個案真的不方便到醫院的情形,可以請家人用手機拍個照,醫師可以更了解,就不會開錯藥。
把握難得的往診機會,年輕醫師也主動觀察個案,陳相如醫師替阿標把脈,他說,往診可以觀察病人的生活環境、跟家人間的互動,個案沒有長期臥床顯著的壓瘡,整體外觀跟精神也還可以,可見家人照顧品質很好,只是畢竟活動較少,脈象沈弱無力,建議增加補氣食物,如果加上三伏天穴位貼應該更有幫助。
(文、圖/曾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