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報告展現合和互協 團隊合作無間拔苦予樂
臺中慈院迎接 上人行腳,安排共十科醫師進行醫療報告,藉棘手、罕見個案,帶出豐富的醫療經驗與勇於接受挑戰的膽識,與團隊合作拔苦予樂的努力。
距九月十七日,才不過兩個多月時間,臺中慈院歡喜迎接 上人再次行腳,上午的醫療報告時間,簡守信院長先針對 上人曾經在志工早會提起的個案,分享前往龍井探視關懷戶的家訪情形,接著說明臺中慈院資訊系統的發展狀況,強調與廠商合作,不用花錢,運用科技智慧提升醫療服務,讓醫療資訊更透明。
簡院長說明資訊系統發展狀況。
此次負責醫療報告的10科,除一般外科余政展主任、心臟內科林茂仁主任、心臟外科余榮敏主任、腎臟內科陳一心主任、大腸直腸外科邱建銘主任等5位資深的醫療主管,另有小兒科加護病房黃冠翰主任、耳鼻喉科周一帆醫師、胸腔內科陳立修醫師與神經內科林書漢醫師,內容以特殊個案、跨科合作的過程為主,正確診斷、細心治療的轉折十分精彩,連醫療志業張聖原策略長都肯定「做得很好」。
余政展主任今年初才到臺中慈院,主持人邱國樑醫秘特別介紹他,正值技術最精進的壯年時期,微創手術技術在全國消化道外科醫師中非常知名,余主任藉多個個案的治療,說明一般外科與多科跨科合作,做到「從傳統到微創--優質的肝膽胰胃手術,跨專科全期別--安心的癌症全人照護」。黃冠翰醫師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分享搶救早產兒到平安出院的過程,小孩父母並來到會場感恩醫療團隊。
余政展主任。
黃冠翰醫師。
林茂仁主任「合併兩端動靜脈畸型之冠狀動脈完全阻塞」的個案,全球醫學文獻未見報告,他憑藉豐富的經驗、技術成功打通阻塞,還病人順暢的呼吸。余榮敏主任在今年母親節前夕收治一位「MFS 馬凡氏症」的媽媽病人,經用心解決疾病,讓這個家庭仍能歡度下一個母親節。陳一心主任報告「腹膜透析--給病人不同的選擇」,說明臺中慈院在腹膜透析的推廣上不遺餘力,希望能讓腎病病友保有更好的生活品質。重慶林師兄來臺健檢發現闌尾腫瘤的治療過程,是邱建銘主任的主題,他說,看見師兄平安健康做慈濟,真的很高興。
林茂仁主任。
余榮敏主任。
陳一心主任。
邱建銘主任。
周一帆醫師赴美進修,一個月的時間歸零學習最新的頭頸部症的治療,他分享「紐約進修心得」,返台後遇到病情複雜的患者,跟神經外科楊杰聯手開刀,病人下周就可以出院。陳立修「運用肋膜腔鏡於困難診斷肺部腫瘤完全改變治療方向及預後」,講胸腔內科超前他院的肋膜鏡技術,取出腫瘤切片判斷基因類別,讓治療與預後得以走向正確方向。「乳癌治療新選擇--手術中放射治療」由林金瑤醫師報告,乳癌患者手術過程中,與核醫科、放射腫瘤科及病理科等多科合作,節省病人術後放射治療交通往返的時間。林書漢醫師講「神經性梅毒」個案,在大陸經商的男子突然記憶力大減、個性大變,經檢查發現是多年前一次出差種下的病毒,潛伏多年終於爆發,經治療後恢復正常。
林書漢醫師。
林金瑤醫師。
陳立修醫師。
周一帆醫師。
10科報告展現的合和互協,讓 上人更放心,感恩看到各科的分享,從同科、跨科的合作中,看見領導者的心量開闊,吸引到醫療國手雲集,為天下苦難付出。
針對報告內容,上人特別提到,簡院長以龍井的居家關懷戶做為開頭,那是在志工早會隨口提到一句「是不是能進一步協助?畢竟長期關懷只能給予生活幫助,要讓他能走,才可以讓他真正翻轉人生、改善生活。」看見簡院長付諸行動的關懷,真是打從內心的感恩又感動。比照重慶的林師兄, 上人強調,生命沒有貴賤分別,師兄本來就很發心,此次經過臺中慈院的醫療,恢復健康更是感恩,一個最窮、一個最富,臺中慈院都是以平等、愛的能量去關懷,這是我們的方向與目標,也最讓人感動。
(文/曾秀英、圖/賴廷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