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常法親關懷 龍井照顧戶獲支持
法親關懷列車已是院長醫療行動的日常,輪番走出醫院關心社區慈濟人,也配合志工通報,關心弱勢族群。七月十二日簡守信院長一行來到龍井,關懷了一位照顧戶以及八位法親。
簡守信院長與人文組胡進忠師兄、方怡琇師姊簡單的一行人驅車前往臺中龍井區,關懷照顧戶與法親。首先抵達龍井聯絡處,再由龍井區師兄姊引導,直奔照顧戶家門。
慈濟基金會照顧施家已三年多,72歲施先生喪偶多年,獨自照顧自幼癱瘓且無法言語的女兒。施先生長期照顧臥床女兒致腰椎狀況不佳,且本身心臟功能不好,須定期到醫院就醫,亦曾多次因病進出醫院急診。醫師評估須手術治療,但詢問醫院社工表示,手術多項費用屬自費,且術後須由他人照顧,施先生考量女兒照顧問題,暫無意願手術。
簡院長聽完施先生說明,量測血壓發現血壓偏高,詢問平時是否吃藥控制?施先生表示,因腳水腫有些藥不敢吃。簡院長檢視藥單後建議,到臺中慈院讓醫師依現況調整用藥,是否手術可以再評估,如果藥物可以控制就不用開刀。詢問過照顧女兒的情況後,簡院長肯定施先生這個爸爸真偉大,把女兒照顧的很好,但還是要先照顧好自己身體。
施先生表示每周二、四、六有居服員前來協助照顧女兒,才能出門就醫,人文組同仁隨即安排周四看診行程。另因施先生女兒需要食用營養配方奶,但價格高昂,簡院長請營養科協助,尋找同樣配方但價格適宜的配方奶,減輕經濟負擔。
簡守信院長為施先生聽診。(賴廷翰攝)
施先生女兒需要食用價格高昂的營養配方奶,簡院長請營養科協助尋找同配方但價格適宜的配方奶,減輕負擔。(賴廷翰攝)
一行人再回到龍井聯絡處,陳欣玫師姊端午節前腳撞到造成血腫,太累就腫起來,簡院長看過後建議局部熱敷,而手術後蟹足腫情況,院長請師姊到門診來,定期打針讓蟹足腫萎縮。環保志工蘇黃金鳳,久坐腰會痠痛手會麻,簡院長詳細詢問後建議到醫院檢查,瞭解是否因年紀或姿勢造成骨頭退化影響神經。
陳珍瑩師姊經由婦產科檢查,發現卵巢有八公分水瘤,平時有中醫調養,簡院長建議持續追蹤。張湘媚師姊去年腦部開刀,檢查發現病灶在肺部,且長期在台北追蹤,詢問是否可回慈院追蹤,簡院長建議準備原醫院檢查的影像資料,回慈院繼續追蹤。
江秋燕師姊常常右腹痛,也在慈院腸胃科檢查,擔心胰臟出問題。簡院長詳細詢問後研判可能是腸蠕動或腸沾粘造成,建議師姊再度疼痛時,到急診照X光片再判斷原因,並提醒師姊要定期運動。
簡院長在龍井聯絡處關懷法親身體狀況。(賴廷翰攝)
龍井聯絡處師兄姊感恩簡院長及團隊的付出。(賴廷翰攝)
蔡月雲師姊腳痛,曾到復健科打針,也有看腎臟科,他擔心是否因為腎不好引起腳痛。簡院長詢問後判斷可能是肌腱發炎造成筋痛,建議局部熱敷或貼痠痛藥布,但提醒藥布不能貼過久,避免刺激皮膚。
陳光燦師兄髖關節、膝關節疼痛,做過增生治療稍有減緩,但無法根除。簡院長分析應該是早年職業駕駛形成肌腱受傷,建議局部熱敷、按摩或貼痠痛藥布。孫美華師姊因都坐著工作,腹部會痛到醫院檢查都正常。簡院長建議師姊平常養成運動習慣,腹痛應該會改善。
七月廿五日施先生前來慈院看診,心臟內科林茂仁主任檢視用藥情形及聽診。(賴廷翰攝)
七月廿五日施先生前來慈院看診,心臟內科林茂仁主任檢視用藥情形及聽診。(賴廷翰攝)
七月廿五日社區志工陪同照顧戶施先生到慈院看診,經X光及心電圖檢查後,由心臟內科主任林茂仁問診,林主任認為九種用藥可以減量,改為四種,先用藥物控制,再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等待看診時,掛心女兒的爸爸還打電話回去給居家照服員,叮嚀留意空調溫度,讓旁人都感受到為人父母對孩子的牽掛與愛。(文、圖/賴廷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