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守信院長鼓勵臺南慈中志工 培養愛心與付出
臺南慈濟中學三十六位師生三日起一連四天,在臺中慈濟醫院進行醫院志工服務。簡守信院長特別安排座談,與學生志工分享至非洲莫三比克義診經驗,並鼓勵他們相信愛的力量與善的力量,培養自己的愛心,並學習感恩與團隊合作,關心並為身邊周遭的人付出。
簡守信院長與台南慈中學生志工合影(馬順德攝)
例行的暑期志工服務體驗,臺南慈中的老師仍然努力與臺中慈院人文組、社服室協調規劃四天行程安排。四日下午,簡守信院長特別排定座談,分享非洲莫三比克義診經驗與當地情況。簡院長表示,莫三比克是瘧疾疫區,他在當地被蚊子叮咬,回國後有點擔心,還好持續服藥,應該沒什麼太大問題,他的一番開場,點出莫三比克居民生活環境困難的現況。
簡院長簡報提到眼睛潰爛失明、手部燙傷攣縮、膝蓋嚴重變形等無法立即醫治的個案,在在說明當地缺乏醫療的困境。語言也是一大障礙,問診時要從中文翻成英文,再從英文翻成葡萄牙語,然後從葡萄牙語翻成當地族語,得要靠團隊合作才能達成任務。另外,求診民眾踴躍,義診團人數有限,求診多屬內科問題,簡院長說自己屬於外科,但還是得拿過去所學,解決求診民眾的問題。他藉此鼓勵同學,學習上要有寬厚的基礎,看待事情的能力就會提升。
講座最後,簡院長以老子道德經「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的文句,勉勵臺南慈中同學多關心周遭人、事、物,培養自己的愛心,相信愛的力量、善的力量,學習感恩與團隊合作,因為「埋怨無法解決問題,感恩才能解決問題」。簡院長以臺中慈院十周年紀念鉛筆與同學們結緣。林泰威同學以小提琴伴奏,全體合唱「讓愛傳出去」謝謝簡院長講座分享。
簡守信院長與台南慈中學生志工分享至南非莫三比克義診經驗與當地情況(馬順德攝)
同學們合唱「讓愛傳出去」謝謝簡院長。(馬順德攝)
周五下午茶時間,學生志工奉茶外,也安排歌曲:心花開、稻香、美麗晨曦、小手拉大手表演,與大德互動。他們主動與大廳群眾互動,有小朋友與大哥哥和大姐姐們手舞足蹈跳得好開心、也有同學牽著大德的手和著節拍一起唱歌。年輕志工的活力感染每個人,連志工師兄姊也被帶動一起跟著歡樂唱跳。早上一直等著眼科門診的李先生表示,在家聽「稻香」這首歌,只覺得好聽的流行歌,但現場聽到同學唱這首歌,心中卻有莫名感動,他很感謝這群學生志工給了他與女兒一個美好的下午茶時光。
周五下午茶時間,學生志工準備多首歌曲表演與大廳群眾互動。(馬順德攝)
小朋友與大哥哥大姐姐手舞足蹈跳得好開心。(馬順德攝)
石嘉欣握著大德的手和著節拍一起舞動。(馬順德攝)
學生志工為輕安居爺爺奶奶表演「阿爸牽水牛」。(馬順德攝)
負責奉茶的黃逸歆同學第一次來臺中慈院做志工,因為奉茶過程中常常被拒絕,有點尷尬、有點受挫,但幾天服務下來,他發現奉茶就像做人的道理一樣,嘴巴要甜、腰軟一點,讓別人看到你的真心,再送上一抹微笑,別人就會接受你奉上的茶,就算被拒絕也不會覺得挫折。
國中就開始到大林慈濟醫院做志工的黃千樺經驗豐富,選擇到臺中慈院做志工,就是想見大愛劇場的偶像郭翠花師姑,沒想到他抽中臺中慈院特有的奉茶任務。也遇到奉茶被拒絕的經驗,會感覺沮喪,但一轉念覺得把事情做到最好,盡心服務到每個人,就不覺得難過了。
拉得一手好琴的王泰崴已是第二年來臺中慈院做志工,服務定點都是輕安居,從小喜歡音樂的他用小提琴演奏臺語老歌和爺爺奶奶結緣。他覺得爺爺奶奶就像對待自己孫子般的對待他們,而且很熱情的和著樂音一起開心唱歌,讓他自己也覺得很開心。
王泰崴(中)拉得一手好琴,演奏臺語老歌與爺爺奶奶結緣。(馬順德攝)
陳奕蒨(右)摸索出與爺爺奶奶的溝通方式,覺得很有成就感。(馬順德攝)
過去曾在大林慈院加護病房與呼吸照護中心擔任志工的陳奕蒨,這次到輕安居服務爺爺奶奶,感受很特別。因為陌生加上爺爺奶奶不太能用言語表達,所以他一開始有點不知所措。後來慢慢摸索出與爺爺奶奶的溝通方式,例如:請爺爺奶奶用眨眼方式表達知道或不知道,爺爺奶奶都能配合反應,或用拍手示意,他表示,甚至還有爺爺會配合他的指令,做出喜、怒、哀、樂表情,不但跟他們玩得開心,也讓他找到不用言語就能互動的方式,覺得很有成就感。(文、圖/馬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