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損醫療重建中心開春埔心義診 照顧傷友的心
慈濟中區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二月廿五日在彰化縣埔心鄉,配合當地脊髓損傷重建協會會員大會舉辦義診。台中慈院泌尿科謝登富醫師表示:「往年參加慈濟人醫會義診的經驗,發現脊損傷友常有疼痛、痠麻症狀外,多半還會有合併泌尿道問題」,因此義診特地安排泌尿科、神經外科與家醫科看診,吸引近五十位傷友來諮詢。慈濟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秉持「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理念,為傷友們提供更多的健康關懷。
元宵節次日的星期日,慈濟中區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同仁,帶著春節餘韻,來到彰化縣以「義診」迎接新的年度。春節後中心首場義診活動也是第一次到彰化地區舉辦。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專員楊曜蓮表示:「脊髓損傷的傷友因為行動不便,出門就醫更是困難,身體有狀況往往積累到很嚴重才就醫,小問題已經變成大疾患」。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希望配合會員大會,傷友出門參加活動的機會,提供門診諮詢服務,達到「病人走不出來,讓醫生進入社區」的目的。

一大清早,協會門口就停滿復康巴士和改裝機車,讓經常參加義診的謝登富醫師直說,能聚集這麼多脊損傷友真的是少見的大陣仗。傷友從進門開始,重建中心同仁依規劃順序,開始貼心詢問、登記、掛號、分科,再指引至醫師門診,一貫化作業減少脊損傷友的等待時間,這是根據以往義診經驗,加上傷友門診諮詢症狀,安排的科別與流程,科別包括泌尿科、神經外科與家醫科。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個管師黃寶華表示:「神經外科在門診諮詢,常遇傷友提出兩大問題,首先是受傷後的後遺症像是痠、麻、痛症狀,其次是有無新的治療方式可以介入」。家醫科則著重衛教宣導,家醫科主任李祥煒表示:「在流感與新冠流行的季節,傷友通常都是高風險族群,也建議他們去注射疫苗」。


「義診」除意義上的醫療諮詢,更多的是提供輕鬆、自在的交流環境,讓傷友們可以不受心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壓力,好好說明自己的病症,讓醫師提供醫療意見。
受傷二十幾年黃先生,平常都倚靠太太無微不至的照顧,但在就醫部分讓他們覺得很不方便,藉會員大會走出來,順便做醫療諮詢,感覺好方便。黃太太表示:「這是我們在彰化地區,第一次有這樣的義診諮詢活動,趁會員大會來諮詢,有甚麼問題都可以問醫師,要怎麼就醫、看哪一科,醫師都可以幫忙」。黃太太也反映,很多傷友都有褥瘡的傷口問題,建議團隊可以朝傷口門診、諮詢服務會更好。


傷口之外,更多人關心泌尿道問題,部分傷友需置放尿管,所以常會合併泌尿道結石、發炎或排尿等問題。慈濟中區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特別準備簡易型尿液檢測儀、超音波等設備,現場即時為有需要的傷友化驗、檢查,透過數據讓醫師可以更精準給予醫療建議。


彰化縣脊髓損傷重建協會會員大會是由許多善心企業幫忙與協助,除慈濟中區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的義診服務,還有美容業者提供義剪服務,重建中心同仁則利用傷友等門診、等理髮的空檔,播放與脊髓損傷相關的衛教影片,讓傷友感受滿滿的愛與關懷。


「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由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副執行長郭漢崇推動,他根據長年與脊損傷友互動過程,發現傷友真正需要的醫療,並在北中南東部四家慈濟醫院,結合神經外科、骨科、泌尿科與復健科,建置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以慈善為基礎,從醫療出發實質幫助脊損傷友。各區每年都會舉辦多場義診,讓醫師深入社區,提供醫療諮詢。
首次在彰化縣舉辦義診活動,雖然只有半天,也吸引近五十位傷友來諮詢,顯示傷友的醫療還是需要更多的關懷與照顧。「義診」雖然只是提供相關醫療諮詢,但對照顧者或是傷友都是關鍵建議,未來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將以更貼近傷友的需求作服務,讓他們可以從「心」出發,用輪椅「走」出亮麗人生。
(文、圖/江柏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