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和科大護生參訪 護理部用心款待未來生力軍
新冠疫情降級,醫院逐漸恢復昔日各種活動。美和科技大學43位師生19日參訪台中慈濟醫院,護理部精心安排導覽動線、特色設備介紹、慈濟人文體驗,護生觀摩好評不斷,紛紛意願選擇慈濟醫院。
「歡迎,美和科技大學蒞臨就業參訪。」護理部全體人員門口迎接師生到來,台中慈濟醫院睽違已久的護生參訪,疫情降級後再次啟動。學校安排護理系三年級護生就業前觀摩職場環境,由學術副校長李選帶隊,系主任蘇英華及王茲默老師隨同。
李選副校長與護理部主任張梅芳是研究所師生,因緣際會下搭起參訪活動橋樑。李副校長致辭中感謝慈濟醫院給予參訪機會並勉勵護生,「期望學生畢業後能找到很好的『家』,它不僅是就業職場,更是可以提升言行舉止、品德修養的家。」副校長相信慈濟醫院,能給學生不一樣的護理生活。
活動由李莉君督導主持,慈濟師姊以莊嚴的手語開場,結合茶道與花道演繹,師姊們與師生互動,示範奉茶、飲茶禮儀,用「感恩、尊重、愛」飲一杯好茶。許多護生第一次接觸慈濟人文,生澀的端著茶杯喝茶。日間部班級班代蔡曜宇同學說:「很美妙的體驗,而且喝茶當下能感覺內心的寧靜。」
導覽前,張梅芳主任透過簡報,簡介台中慈院發展及周邊環境、獎金制度、團體保險到員工健檢等,相關待遇逐一的說明。主任特別提到慈濟懿德家族師兄師姊的角色,他們是如何陪伴護理同仁,「懿德爸媽會用愛孩子的心關懷我們,有如家人般的溫馨,在慈濟醫院工作能感受『一家人』的氛圍。」
緊接著護生們期待的「實地參訪」。護理部安排兩條動線進行,病房、門診區,及新落成的整合式診療區、注射室及住出院中心,人文組則導覽人文空間,介紹一樓大廳,呈現台中慈院特色。
「病床與病床中間工作站可隨時監看病人,床邊設備方便同仁照護也減少走動時間,病床旁的窗景讓能病人分辨日夜,安心治療。」副主任許琦珍親自介紹加護病房環境,護生們仔細觀察四周和每個角落。「設備與環境對病人而言,或是員工都很便利,看得見醫院非常用心。」利宜芳同學很喜歡醫院環境動線。
另一邊6B護理長陳美鳳,解說婦產科病房特色,「我們是母嬰親善醫院,設置住宿型哺乳室,研發新生兒沐浴車而且有專利,讓新手媽媽學習使用,增加親子同室率,降低媽媽和嬰兒分離的時間。」陳美鳳帶著護生到哺乳室觀看,護生紛紛拿起手機拍照。
除了新生兒沐浴車,其他病房還有「阿信」機器人、自動調配藥櫃、電子白板、骨髓移植病房等等。蔡恩慈同學對機器人穿梭在病房間感到驚奇,他說:「之前只在餐廳看過,原來醫院也可以用,能幫忙護理人員做很多事,它會是個好夥伴。」班代蔡曜宇稱讚自動調配藥櫃說,「它減少護理人員對藥時間,對護理工作有很大幫助。」
台中慈院各式先進設備讓護生們嘖嘖稱奇。負責規畫動線的劉慧玲督導表示,這次導覽有別以往,更著重護理相關設備,因為未來護理不只照護病人,如何運用資訊科技是重要的一環,台中慈院的設備不輸醫學中心。
雙向交流時間,曾萌絹督導與同桌護生互動熱絡。護生提出各種問題,員工宿舍、交通,還有臨床大小事、護理生涯如何規劃。曾萌絹回饋時分享急診工作的點點滴滴,他說:「自己年齡都可當他們的媽媽了,所以用母親愛孩子的心分享,期望他們畢業後都能走臨床。」互動之餘,督導也說明醫院的就學獎助金方案,提供護生就業新選擇。
蔡恩慈同學分享參觀心得,「慈濟醫院裡有志工關懷,相較其他家醫院多了人情味。許多休息區能給陪病家屬使用,環境舒適感對病人也有心靈上支持。未來有機會優先選台中慈濟實習或就業。」同樣想來台中慈院實習的利宜芳同學,因為家在彰化離醫院不遠,這次參觀完讓他大大增加想到台中慈院實習的意願。
張梅芳主任認為在護師荒的年代,我們更應該將護理的價值和慈濟愛與人文傳遞出去,吸引更多白衣大士加入慈濟行列,他期待未來在慈院能看見這群孩子的身影,成為我們的「一家人」。
(文、圖/呂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