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五月活動串連 醫院社區聯手展現慈濟精神

告別新冠疫情,迎接慈濟五十七周年與三節合一活動,臺中慈濟醫院與慈濟社區志工攜手合作,共同成就四月下旬到五月初的大小活動,在十四日的浴佛典禮達到最高潮,系列活動扣緊行善與孝親感恩的核心,展現慈濟人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使命。

◎擴大浴佛 醫院內外場地同步進行

已經三年因為新冠疫情而暫停對外舉辦的浴佛典禮,十四日在臺中慈院與心田聯絡處工作人員齊心攜手下,布置成大廳與廳外廣場同步進行。包括立委楊瓊瓔、莊競程,市議員曾朝榮、潭子區長劉汶軒及各里長,慈警會、潭水亭誦經團等貴賓、會眾近一千四百人共同在七點準時與花蓮靜思堂連線。

臺中慈院大廳舉辦浴佛典禮。(賴廷翰攝)
立委楊瓊瓔、莊競程與市議員曾朝榮等中央及地方民代應邀出席。(賴廷翰攝)

典禮前,傅進華醫師由靜淇師姊陪同擔任司儀,引導典禮組醫護同仁練習動線走位,用最虔誠的心念莊嚴道場。微創脊椎關節中心主任張建鈞第一次加入典禮組感受特別,他努力保持頭腦清晰,記住什麼時候要左轉右轉,行進間心情慢慢寧靜,沈靜而放鬆。

典禮開始由靜思精舍德晉師父、德寰師父帶領大眾浴佛,廿九位慈警會穿著整齊背心在大廳內參與,到職不久的頭家派出所長劉凱萍是首次浴佛,他表示,整個人在典禮中沈浸佛法,沈澱了平日緊繃高壓的心情,也祈願家人及執勤同仁都能順遂。潭水亭誦經團廿位師姊身著整齊旗袍在廳外廣場最前排,帶動會眾虔誠心情。班長陳盈嫻表示很喜歡典禮過程,莊嚴又法喜滿滿。

潭水亭誦經團(左排)應邀參與浴佛。(邱百豊攝)
到職不久的頭家派出所長劉凱萍(中間左一)首次浴佛。(賴廷翰攝)

臺中慈院院長簡守信表示,疫情過後,大家更要以虔誠的心凝聚在一起,透過浴佛節重新省思、凝聚。他提醒一定要把虔誠心念注入日常生活,仍要謹慎才能夠避免未來疾病再發生。器官移植中心主任鄭紹彬表示,早上趕來很怕趕不上彩排,但保持喜悅的心,透過浴佛洗滌自己的心靈。典禮還沒開始就已經覺得心情非常平靜。他首次浴佛就帶著團隊的賴家鈺、劉嘯天兩位醫師加入,希望團隊能心一致、體一致,然後行動一致,所做所想的也要跟慈濟一致。

因仍有零星新冠病例,病房浴佛臨時喊停。但知道浴佛的住院大德仍來到大廳參與,李太太的先生與公公同時在不同醫院住院,雖然兩頭奔忙仍配合虔誠佛教徒的先生到大廳浴佛。他表示先生洗了三十年的腎,平常也會去佛寺聽經聞法,住院時剛好有機會,希望藉由浴佛機會,讓身體順順利利健健康康。來自大里的會眾吳小姐表示,以往都在電視看浴佛典禮,今年疫情解封,第一次到現場參與,感受特別不同,心靈有如被洗淨,覺得慈濟非常用心。

器官移植中心主任鄭紹彬主任(中)偕團隊浴佛團隊,希望能心一致、體一致,然後行動一致(賴廷翰攝)
李先生(右)住院時浴佛,希望讓身體順順利利健健康康。(賴廷翰攝)

◎護理之家提前行動浴佛 住民同仁皆歡喜

臺中慈濟護理之家提前在九日先為行動不便的住民提早舉行浴佛。社工師、護理師推著行動浴佛車,走進各樓層護理站甚至病榻邊,呼班帶領住民禮佛,祈求身體健康。

社工師布置的浴佛車搭配蘭花點綴,放上清香玉蘭花,顯得典雅莊重。護理之家護理長柯欣妤表示:「住民知道可以方便禮佛,都特別期待」。兩條動線安排不僅方便住民,更不會干擾作息。「行動浴佛車」來到護理站旁,爺爺奶奶已經排隊等候,楊珊寧社工師邊呼班「禮佛足、接花香、祝福吉祥」,邊教禮佛,住民口中唸唸有詞彷彿與佛對話。

行動浴佛車搭配蘭花點綴,放上清香玉蘭花,顯得典雅莊重。(江柏緯攝)
住民們早已在活動空間等候行動浴佛車抵達。(江柏緯攝)

以前就經常到寺廟參拜禮佛的郭奶奶分享社工師如何持花合十,他祈求家人、子孫身體都健康平安,也希望家人常來探望。張小姐腦部開刀長期入住護理之家,母親幾乎天天陪伴,媽媽讓張小姐坐輪椅到護理站跟大家一起浴佛,母親接起香花放在她捲曲的雙手上,誠心祈求健康吉祥。

郭奶奶虔誠的禮佛,祈求家人和自己身體健康。(江柏緯攝)
張小姐(左二)用捲曲的雙手,在張媽媽(左三)的協助下虔誠禮佛。(江柏緯攝)

無法下床的住民就將行動浴佛車推到床邊,由家人或護理師幫忙浴佛。張爺爺臥床多年,由長期照顧她的家人代為禮佛,祈求一切平安。黃王阿嬤曾是慈院志工,也多次參加浴佛,他很開心能病房浴佛,甚至要拿身上零錢來捐款。來自越南的阮氏麗姮在護理之家工作已經六年,因排班問題無法年年參加浴佛,她說每次聽到佛號樂聲,就感覺很心安,能參與行動浴佛感覺好幸福。

行動浴佛車也來到床邊,讓臥床的張爺爺與照顧他的張阿姨,可以參加浴佛。(江柏緯攝)
越南籍照服員阮氏麗姮(右),在護理之家服務六年,今年終於如願參加浴佛活動。(江柏緯攝)

◎心田聯絡處奉茶、浴足 行善孝親動人心

臺中慈院厝邊心田聯絡處在典禮結束,安排了小型義賣與浴足活動,切入行善與孝親主軸。小型義賣會七個攤位由北屯、潭子區慈濟志工護持弘法利生。近五十組志工與大德參加晚輩為長輩浴足活動,感念養育之恩,溫馨滿堂。

前臺中慈院護理師徐湘姿曾在精舍尋根時,發願要成為上人弟子,雖然離職仍熱心投入社區服務,已授證的他幫忙義賣攤位服務,他說:「雖然服務場合不同,但做慈濟的心不變。」

弘法利生義賣會攤位,由北屯、潭子區慈濟志工護持。(呂榮浩攝)
曾服務於臺中慈院護理師徐湘姿(右一)幫忙義賣。(呂榮浩攝)

浴足現場更是笑淚交織,慈濟志工蕭麗雲接受女兒浴足,他回想過去扶養孩子的辛勞,感悟年紀漸大,學習放下讓兒女付出。母女倆完成奉茶、浴足,緊緊相擁,藏著的親情,透過活動引導表達出來。羅先生帶著車禍臥床十一年的太太來浴足,本就習慣為太太洗腳、按摩、奉茶的他表示,夫妻就是要共同承擔,趁母親節來謝謝太太也祈祝平安。

平時由阿嬤照顧的莊小弟是自己要報名浴足,阿嬤接受孫子按摩笑得合不攏嘴,莊小弟看到阿嬤開心,表示以後要天天幫阿嬤按摩,謝謝阿嬤照顧。慈院同仁陳景隆帶兒女來為祖父母浴足,他說因工作忙,孩子都是請爸媽幫忙照顧居多,希望透過奉茶、浴足,讓兒女從小懂得感恩與孝順。

臺中慈院同仁陳景隆(左一)帶著兒女一起為阿公浴足。(呂榮浩攝)
主動報名活動的莊小弟弟(右一)為阿嬤按摩浴足。(呂榮浩攝)

活動人員引導大家舉杯奉茶,向父母親、祖父母勇敢說愛,「爸爸、媽媽我愛您!」的聲音迴響,許多大德回饋慈濟志工,活動太有意義,希望每年都要舉辦,他們每年都要來參加。

◎靜思精舍快遞壽桃 人文組發送祝福與感恩

配合慈濟五十七周年慶,八日下午,從花蓮直送的卅九箱近兩千八百顆壽桃,抵達臺中慈院,人文組長胡進忠與醫療志工分別置放營養科及心田聯絡處冷凍庫保存。配合十二日醫院朝山,前一天下午人文組同仁與裘君慧師姊,打包兩個一盒的兩百一十盒壽桃,在朝山結束後,將上人的祝福,分送給朝山同仁及志工菩薩。

緊接著十二日護師節當日上午人文組動員十位醫療志工,整理一盒一顆小包裝壽桃,共兩千一百盒,搭配護師節送禮團隊分成兩條動線,送給各單位護理師。護師節送禮後,人文組同仁持續推著大推車,再分送全院各個單位及護理之家,讓所有人都能收到來自精舍的祝福,忙碌直到晚間八點才結束。

護師節當日上午,人文組動員十位醫療志工包裝壽桃。(呂榮浩攝)
人文組同仁推著大推車到各個單位分送壽桃。(呂榮浩攝)

人文組組長胡進忠表示,五月是慈濟周年慶也是上人的生日,花蓮靜思精舍常住師父每年會製作分裝壽桃給各醫療志業體,都代表上人的祝福,並感恩志業體同仁付出。

◎佛誕節慈善人文特展 宣揚佛陀本懷

重新擴大舉辦的浴佛典禮,慈濟基金會特別規劃「禮敬與感恩--佛誕節慈善人文特展」,臺中慈院被規劃為第一梯展示場所之一。四月十二日花蓮團隊與活動功能志工先行場勘,仔細慎重地瞭解海報懸掛位置與導覽動線。配合公傳室專責窗口賴廷翰,商訂以醫院大廳與一、二樓中央走道為展覽場地。當日活動功能志工也剛好在五樓大愛講堂為演繹練習貼地標,團隊人員一齊到五樓為大家打氣。

禮敬與感恩特展內容包括佛教八大聖地遺址照片,照片呈現釋迦摩尼佛一生曾駐錫處的故事,還有慈濟人依循佛陀教法,身體力行在人群實踐「為佛教,為眾生」投入社會公益的軌跡。眾人知道大廳也是浴佛典禮主場地,特別將佛陀故鄉與八大聖地的海報放在大廳,讓大家與佛陀同在一處浴佛禮讚。

四月十二日花蓮團隊與活動功能志工前來場勘後,來到五樓大愛講堂為演繹練習貼地標志工打氣。(賴廷翰攝)
「禮敬與感恩—佛誕節慈善人文特展」,分別於醫院大廳及一、二樓中央走道展出。(賴廷翰攝)
五月八日十二位第四聯區志工搭配人文組、公傳室同仁在醫院大廳及走道懸掛特展海報。(賴廷翰攝)
五月八日十二位第四聯區志工搭配人文組、公傳室同仁在醫院大廳及走道懸掛特展海報。(賴廷翰攝)

五月八日十二位志工搭配人文組、公傳室同仁依序懸掛四十八幅海報,頓時大廳與一、二樓中央走道精神凝聚,加上佛陀問病圖下巨幅主視覺,充滿道氣。兩旁直立式電子看板也輪動播出海報,吸引來院大德駐足。社區志工在浴佛活動後,將立即組訓導覽人員,預計十九日起開始有駐點導覽人員協助解說海報內涵,讓看展的觀眾能更深入瞭解佛陀本懷與慈濟如法所行。

(文/公傳室;圖/賴廷翰、呂榮浩、江柏緯、人文真善美志工邱百豊)

延伸閱讀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