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慈院心蓮病房十年音樂會 共譜愛的音符
三月卅日臺中慈院心蓮病房在第二院區中庭花園舉辦十周年露天感恩音樂會。大林與臺北慈院心蓮團隊代表、宗教師、病人及家屬、醫療團隊與志工等逾百人參與,在悠揚樂聲中團聚,見證一路走來的歷程。
清明前一周陽光依舊熱情,伴隨著鳥語、花香與咖啡香,灑落第二院區中庭花園,座落這塊心靈淨地旁的心蓮病房,十年來承載著許多悲歡離合,透過十周年音樂會,逾百人共同見證十年一刻,象徵心蓮病房階段的圓滿,也為未來許下祝福和更多愛的希望。
新冠疫情升溫,原訂在第一院區大廳登場的音樂會前一日緊急決定移師至第二院區中庭花園;相關行政單位工務室、總務室、公傳室、人文組、社區健康中心等,全力動員支援前置作業。公傳室也安排網路直播,讓無法親臨現場的聽眾能在雲端相會。
音樂會場地臨時更改,相關行政單位全力支援前置讓活動如期舉行。(卓冠伶攝)
公傳室透過網路直播,讓無法親臨現場的聽眾能在雲端相會。(江柏緯攝)
「醫療從業人員最需要愛心與耐心,尤其是心蓮病房的工作團隊更是如此。除了要解決病人的病痛還要照顧病人的心。」許權振副院長致詞感謝外也讚歎心蓮團隊難行能行,共同守護像家的園地。家醫科主任李祥煒更難掩喜悅大聲祝賀:「心蓮十歲生日快樂!」醫護團隊耕耘十年的點滴湧上心頭。
三位護理師:吳瑋婷、楊琇媚、卓彩琳突然被主持人靜淇師姊點名上臺領獎,三人洋溢驚喜,原來是服務心蓮病房滿十年的「秘密橋段」!他們與黃美玲護理長四位,分別由許權振副院長、莊淑婷副院長頒贈小禮物,掀起音樂會歡樂氣氛。
莊淑婷副院長(右二)頒獎給服務滿十年的護理師(左起:吳瑋婷、楊琇媚、卓彩琳)。(賴廷翰攝)
伍崇弘(左一)、唐宗詠(左二)、吳瑋婷(右一)與病人家屬劉雅萍(右二)上臺分享並彼此感恩。(賴廷翰攝)
「謝謝慈濟!謝謝這裡的每個人!讓先生是笑著離開。」病人陳明河家屬劉雅萍激動哽咽道謝。他說,先生罹癌後身體承受巨烈疼痛,再多嗎啡都擋不了。還好疼痛治療科醫師唐宗詠利用神經阻斷術成功緩解疼痛,唐醫師回想當時看到病人清透的眼神,好感動:「他好像在迎接我到來!」醫護團隊心心念念想著如何減輕病人疼痛,更發展中西醫整合醫療,由中醫部伍崇弘醫師利用雷射針灸,讓明河在病魔折騰下,不必再承受針扎痛苦。
安寧共照護理師吳瑋婷憶起三年前剛起步學習共照時,在癌症病房看見陳明河因疼痛縮在床邊,好心疼,終於透過精油按摩,讓他深鎖眉頭露出些許微舒緩,病人的笑容也成為瑋婷一直在安寧療護領域走下去的動力。長達三年的陪伴關懷,瑋婷與家屬生活彼此支持,成為難以言喻的互助關係。
神經內科醫師傅進華與音樂志工楊承緯是心蓮病房走唱的搭檔,獨特的薩克斯風搭配鋼琴演奏,用音樂陪病人及家屬「道謝、道愛、道歉、道別」。傅進華醫師表示,音樂會演奏的「家後」、「母親的手」都是病人常點唱的歌,那些來不及說的感謝、羞於說出口的愛及不敢說的道歉,在音樂催化下全部釋放。
傅進華醫師(左)與音樂志工楊承緯(右)演奏多首心蓮病房常被點唱的歌曲。(賴廷翰攝)
音樂演奏聲中,癌關志工帶領聽眾點亮手機揮舞著,現場彌漫溫馨的氣氛。(賴廷翰攝)
「母親的手」音符緩緩流動,癌關志工帶領聽眾揮舞點亮的手機,猶如點點繁星為生命指引一條道路與方向。這是小佩曾點給母親的熟悉旋律,讓小佩憶起癌關志工為母親圓夢歷程。熱愛烘焙的小佩曾獲得麵包烘焙冠軍,在癌關志工安排下,小佩親自做麵包讓媽媽品嘗,也證明自己已能獨立生活,最後讓媽媽安詳離世。癌關志工蔡月女師姊更加碼「爆料」,小佩的媽媽因遺憾此生無法親自參與小佩的婚禮,偷偷請志工為她穿上正式的衣服、梳化打扮,並錄製一段祝福影片,希望未來能在小佩的婚禮上播放。媽媽留下的秘密讓小佩泣不成聲,母女情誼讓在場的人濕了眼框。
癌關志工蔡月女師姊(左)分享母親留下的秘密,讓小佩(中)泣不成聲。(賴廷翰攝)
病人與醫護團隊、志工上臺一同高歌,以愛譜成的音韻傳遍心蓮。(賴廷翰攝)
心蓮病房2019年以「善生善別、善終無憾」獲得SNQ國家品質認證,三月在第一院區大廳舉行為期一個月的「成果海報展」,完整呈現心蓮團隊照護末期病人及推廣安寧療護十年來的努力。家醫科醫師林佳佳表示,心蓮病房最大的幫助是在疼痛控制,讓病人有更良好的生活品質。黃美玲護理長也期許未來能將安寧醫療帶入社區,讓更多病人在生命末期,平安順利走完最後階段。
慈樂飄飄合唱團獻唱「悲欣交集在心蓮」、「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悠揚樂聲交織成一張回憶的網,喚起在場聽眾的悲欣心情。音樂會最後,他們帶領合唱「隱形的翅膀」,讓病人、醫護團隊、癌關志工、懿德志工登臺一同高歌,以愛譜成的音韻傳遍心蓮,更要傳唱下一個十年。
(文/卓冠伶、圖/賴廷翰、卓冠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