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師的微光角落 弱勢一家轉正軌

醫院人來人往,交織著不同人生故事,其中缺乏社會聯結、家庭支持的弱勢病人,需要的不只是醫療。社工師穿梭門診病房,為弱勢人拉起一張防護網。社工師看到的是病人出院後的每一天,也趁著病人來院機會,阻斷可怕的負向沈淪。阿芬的複雜個案,在醫院奮鬥了三個月,社工師串起慈濟與社會大愛的資源,幫忙一家人轉上正軌。

◎百公斤重 四十多歲的特大號小孩

「阿芬坐起來了!」臺中慈濟醫院社工師蔣慈孟,看到家屬傳來的照片,興奮得不禁在社會服務室裡歡呼起來。旁人不知道,阿芬是蔣慈孟處理的第一位複雜個案。光想到「四十多歲、體重一百公斤、極重度智能障礙、臥床」,沒有極大勇氣,很難面對棘手挑戰。

阿芬從臥床進展到可以坐起來,讓蔣慈孟不禁大聲歡呼!(社會服務室提供)

年輕的蔣慈孟其實更多的是「不忍心」,每每跟阿芬老爸談完,就忍不住想到父母的偉大。阿芬自小被收養,養父母視為心頭肉,沒想到廿五歲就精神疾患發作,變成「特大號的孩子」。年逾七十,面對中風妻子、臥床女兒。這個老父親真是負擔沈重。

蔣慈孟提起正念,「雖是第一次處理如此棘手的個案,但這不會是最後一次,未來一定會遇到更多類似的個案,所以當成是寶貴的經驗吧」。查閱阿芬資料,精神疾患發作後具攻擊、暴力行為,困擾鄰居,父親只能扮「黑臉」約束行動綁住女兒;母親扮「白臉」,在女兒哭鬧、焦躁不安時,給糖給食物,但也造就了百公斤體態。

阿芬多次被強制就醫,早是中區各醫院身心科病房常客,但父親再嚴也不忍女兒被禁制在醫院,往往住院一小段時間,就主動辦理出院帶阿芬回家。「發病、強制就醫、自行出院、回家」形成迴圈劇本,二十多年來在三口之家不斷重演。

蔣慈孟分析:阿芬是家中的生活重心!父母四十多年來為照顧女兒而忙碌,雖是收養仍無怨無悔。養父原在小工廠工作,阿芬由養母在家照顧,生活雖辛苦,三人省吃儉用都還過得去。但養母因慢性疾病、積勞成疾,中風後腳趾截肢也需要被照顧,竟然和養女一樣都得臥床。養父只好辦理退休看護妻女,更因退休沒有收入,生活拮据起來。儘管如此,老夫妻依然繞著阿芬團團轉。

2021年9月,蔣慈孟第一次與阿芬見面。(社會服務室提供)

蔣慈孟安撫哭鬧中的阿芬。(江柏緯攝)

◎白髮老父無助眼神 喚起慈悲心

2018年阿芬因外陰癌在臺中慈濟醫院就醫手術,2021年9月又因解尿困難到泌尿科就診,老邁父親帶著臥床阿芬來看診,破百體重要躺上診療床就是大工程。門診護理師看見老父親的無奈與困難,主動聯繫社工師來關懷,蔣慈孟第一次看見阿芬父女。

當月底,阿芬又因嚴重褥瘡,住進病房,阿芬疼得大聲哭鬧,社工師又被照會到病房,望見白髮蒼蒼的阿芬父親的無助眼神,蔣慈孟心都揪起來。醫療團隊安排整型外科清創,神經外科檢查更發現阿芬第十節椎骨壞死是無法走路的主因,由於阿芬無法聽從指令動作要恢復走路的機率其實很低,研判復健幫助不大。

波折沒因為阿芬住院清創而平息,意外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病房防疫限制,老父親只能居家、醫院兩邊跑,平時由社會服務室安排看護協助照顧女兒。此時,病房裡的阿芬成為病房頭痛人物,剛住進病房的他經常整夜吵鬧、大哭,讓同病室病人無法休息;白天累了又開始呼呼大睡,日夜顛倒讓護理站接到許多抱怨,連照顧的看護都吃不消而頻頻更換。

蔣慈孟(右)耐心的安撫阿芬的養父,讓他放下心中的自責。(江柏緯攝)

20220627_12345_005_e775b.jpg

業務繁忙的蔣慈孟還得兼顧其他病人的服務。(江柏緯攝)

但蔣慈孟卻在混亂中看見了溫暖。護理長與幾位護理師對這位沒長大的中年女子,拿出兒科病房連哄帶騙的方式,在照護或閒空片刻,刻意親近,說笑、玩耍卸除心防;當阿芬焦躁、吵鬧時,按照養母方式給食物,使他白天清醒晚上乖乖休息。當夜間哭鬧時,護理師把病床推到治療室,在獨立空間安撫,情緒穩定後再送回病室。更可貴的是對床的病人阿姨雖因阿芬的吵鬧而困擾,但知道了阿芬的情況,憐憫起孩子,只要有餘力就像個媽媽地幫忙安撫。

有時,蔣慈孟手上還其他個案在忙,不免也會覺得心累。不過,翻開資料,這家人早期是慈濟照顧戶,而後轉為居家關懷戶,甚至長照單位與照服員都是慈濟協助。蔣慈孟不想虛擲師兄師姊一路接引的緣分,就覺得該堅持一下。很清楚,解決了醫療,最終「如何安置與照顧」依然存在。他看見父親「對醫療的不安與無助」與「一位老人照顧兩個病人」的癥結。轉念想想:這不正是醫院設置「社會服務室」為弱勢病人拔苦予樂的目的!

◎社會愛匯聚 弱勢家庭產生正循環

蔣慈孟規劃的藍圖是臺中慈濟醫院醫療團隊著力在醫療:治療褥瘡、脊椎與精神疾患;護理克服照護難度,換傷口敷料,讓阿芬達到出院標準。社會服務室則多方尋求社會福利支持,縫補這個家庭的缺口;另一方面必須解決阿芬的安置問題。社會服務室主任林怡嘉說得直接:臺灣要面對的老人照顧老人之外,像阿芬多重障礙的個案,最終還是得轉介機構照護。

獲得主管支持後,積極配合臺中市社會局社工師,期望透過社會福利方式,試圖尋找解方。而因為阿芬多重障礙、傷口照護與精神疾患的照護難度,再加上經濟條件,可選擇的安置機構更少,尋遍中彰投區五、六十家安養中心屢屢被「婉拒」。隨著阿芬褥瘡復原良好,「出院準備」在即,遲遲找不到適合且願意照顧的機構,壓力備增只好商請主治醫師寬限,多爭取時間媒合;蔣慈孟逐步解除阿芬老爸「沒照顧好女兒」的虧欠自責,再繼續傷腦筋機構照顧的經費著落。

透過單位主管協助與社會局指引,蔣慈孟終於盼來好消息,安置機構找到了!蔣慈孟透過申請獲得臺中慈濟醫院院長室主管支持,啟動社福機制補助醫療費用三十多萬,政府低收入戶補助申請通過加上慈濟基金會的關懷金額,填補每月生活所需,而機構長照費用的缺口,也在辛苦洽詢蘋果基金會後,獲得社會募款一百五十多萬,專款專用足以支付每月機構安置費兩至三年。

在看護為阿芬翻身拍背的同時,蔣慈孟(左一)帶來找到機構安置的好消息。(江柏緯攝)

20220627_12345_007_a3ecc.jpg

蔣慈孟在社會服務室個案討論會議中分享「阿芬的故事」。(社會服務室提供)

經費有了,開始推動安置,蔣慈孟告訴阿芬爸爸,機構離家近,探視方便。12月9日晨光灑落9B病房檢查室,光影看清了阿芬老父親的滿頭白髮,正靜靜等待辦理出院手續。看護早早幫阿芬打包好行李,夜班護理師說阿芬吵了一整晚。原來,昨晚突然犯牙疼,護理師只好再推阿芬到治療室,暫時止痛安撫。辦理完出院手續,阿芬先由救護車載到長照機構,老父親則拎著行李走出9B病房,緩緩走了幾步路,回頭對照顧阿芬的團隊誠懇說「謝謝你們的幫忙」。蔣慈孟覺得那老父親的背影似乎沒那麼駝了。

迎來2022年初春,社會服務室個案討論因為「阿芬的故事」,讓大家心都暖起來。蔣慈孟表示,現在,阿芬在機構裡生活越來越習慣,老爸經常帶著太太去長照機構探視女兒。即使阿芬已經在機構,但蔣慈孟關心一直沒斷,機構轉達希望讓阿芬坐起來,剛好醫院收到善心人捐出全新高背輪椅,就托運過去。阿芬老爸傳來相片:阿芬可以坐了,看來阿芬氣色也都不錯,還能自己飲食。

透過跟阿芬老爸的視訊、照片傳遞,蔣慈孟感受到這家人終於轉上正軌,他說:每次看到阿芬的笑容,其實一切就都值得了。

老父親透過視訊電話,讓蔣慈孟了解阿芬在安養機構的狀況。(江柏緯攝)

20220627_12345_009_1382a.jpg

養父帶著養母到安養機構探視阿芬,享受天倫之樂。(社會服務室提供)

(文/江柏緯、謝明錦;圖/江柏緯、社會服務室提供)

延伸閱讀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