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誌搜尋
「老人體驗營」 同仁學習以同理心服務長輩
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老人照顧是各界關心話題。臺中慈院十月十九日舉辦「高齡友善醫院老人體驗營」,首度邀請同仁參與,近六十位同仁透過角色扮演,體驗老人行動力退化的窘境,實際經歷長輩力不從心的感覺。活動後,大家都說要用同理心陪伴長輩,提供最貼心服務。
臺中慈院前年舉辦「穿越時空五十年,老人生活體驗營」,讓社區協會志工瞭解高齡友善貼心服務的重要,獲得廣大迴響。社區健康中心十月十九日與老五老基金會合辦「高齡友善醫院老人體驗營」,近一個月前即會勘場地和規劃活動單元,也首次邀請慈院同仁參加。主辦單位社區健康中心表示,希望透過體驗讓同仁能尊重老人,更貼近老人的心,提供更適切的服務給老人。
一大早,參與同仁暫時放下手邊工作,參與這次不同的體驗。臺中慈院副院長莊淑婷說,現在已經邁向高齡化社會,應該要用不一樣的思維照顧銀髮族,「老人體驗營」的體驗很重要,希望同仁體驗後能提出建議,改善現有的環境。
莊淑婷副院長致辭。
體驗同仁手臂套上沈重輔具。
體驗同仁的四肢都套上特殊設計的沈重輔具,戴上手套和眼鏡,穿上背心,在志工陪同下閱讀海報文字、門診電腦掛號、走樓梯到地下室便利商店購買指定商品,最後寫下心得,就完成體驗活動。
體驗同仁閱讀海報文字。
體驗同仁操作門診電腦掛號。
體驗同仁掏零錢購買指定商品。
體驗同仁搭乘手扶梯。
因為有了「特殊裝備」,同仁走起路來重心不穩,視野有限又看不到腳,這些旁人看起來很笨拙的動作,都讓參與同仁體會長輩行動不便的困難。兒科加護病房副護理長張雅婷一路就撞到了好幾個人,他說,過程中他覺得聽力、視力感覺都改變了,最困難的就是穿背心要扣上扣子,完全扣不起來,還有上下樓梯時真的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終於瞭解老人家生活真的很辛苦,他們身體退化後,更需要照顧者同理的陪伴。
麻醉科主任蘇宏泰覺得,最困難的就是看東西,沒想到老年人的視野會變得這麼狹窄,要看書和辨識真的很困難。體驗後更能體會老人家身體節奏上的困難,瞭解他們填寫單張速度很慢是合理的,以後對老年病人解釋病情時,可能要更慢一點,要更有愛心和同理心來幫助他們。
(文/湯智斌、賴怡伶、張品依;圖/湯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