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誌搜尋
三孕婦緊急救醫 醫療團隊搶救 母子均安
臺中慈院急診室短短兩週就接獲三位孕婦「緊急任務」,整個醫療團隊動員起來,接棒剖腹接生寶寶,最終母子均安。團隊跟時間賽跑不眠不休,堅守崗位守護大德健康,也分享新生的喜悅。
孕婦常許多生理和心理變化,醫院面對孕婦瞬息萬變的突發情況,更需要跨團隊圓滿處理。臺中慈院七月接連面臨三位孕婦緊急事件考驗,透過跨團隊合作發揮專業,也等於完美驗收了醫療技術水準。
七月六日上午,今年第一號颱風尼伯特風來襲之際,臺中慈院急診室一位劇烈腹痛的廿九歲邱姓孕婦就診,急診醫師李豐佑急會一般外科、婦產科、影像醫學部。孕婦懷胎卅五週多,醫療團隊為處理腹水並考慮孕婦跟胎兒安全,與家屬討論決定剖腹產,下午六點多由婦產科戴文堯醫師剖腹接生男嬰,一般外科陳家鴻醫師接手處理,一刀劃開確認是大腸沾黏,經三小時順利完成清除沾粘。不過寶寶還沒足月,一出生就由麻醉科醫師為他緊急置入不到0.5公分的氣管插管,接著急送兒科加護病房照顧。
無獨有偶,七月十五日下午又有孕婦騎機車發生車禍的緊急狀況。懷孕卅八週的卅一歲吳姓孕婦被送來急診,右手橈骨和尺骨開放性骨折,原本下週就要剖腹生產卻遭遇意外,鄭垂軒副主任會診婦產科和骨科,孕婦家人決定提前在慈院剖腹產,婦產科戴文堯醫師負責剖腹接生男嬰,再由骨科陳世豪主任接棒完成手術。這個寶寶接近足月比較健康,但仍先送兒科加護病房,很快就恢復正常呼吸。
三天後,七月十八日凌晨大約兩點,卅六歲許姓孕婦在家突然癲癇發作,送到急診已是全身抽搐且意識不清,經過神經內科評估,鍾斌魁醫師會診婦產科吳馨芃醫師緊急剖腹接生女嬰。由於寶寶只有卅六週,比較虛弱些也是立刻送兒科加護病房照護。
臺中慈院團隊搶時間,各科接力緊急搶救,三對母子終於都平安,但過程依然驚心動魄,像三個寶寶都因出生情況危急送入兒科加護病房,接續由醫護人員照顧。其中邱姓孕婦的寶寶一出生就發生嚴重早產兒呼吸窘迫症候群,接棒的小兒科主任李敏駿及黃冠翰醫師特別從寶寶氣管內管灌入人工表面張力素,還得持續調整寶寶身體角度,讓肺部不同區域能均勻吸收,調整三次四個姿勢,給藥半小時後肺部呼吸終於改善。
突然遇到三位孕婦緊急狀況,臺中慈院醫療團隊都動起來。最前端急診,會診的婦產科、小兒科、骨科、一般外科醫師,到後續接棒的麻醉科醫師、開刀房、兒科加護病房護理人員,時間有早有晚,甚至忙到凌晨、次日才能休息,大家在搶救生命的壓力下,都不覺得累。
急診鄭垂軒副主任表示,雖然處理程序很棘手,但看見團隊合作完成緊急任務就很開心。「只要病人平安,就好了。」承擔兩次剖腹接生任務的婦產科戴文堯醫師高興地說。婦產科吳馨芃醫師凌晨三點十幾分一接到通知,馬上在廿分鐘內處理,忙完已是一早六點多,簡單盥洗後還參加七點半會議,展開一天忙碌工作。他說,看到母子平安很高興。
小兒科主任李敏駿三次輪值,正好碰上三次孕婦緊急任務,也是隨即到開刀房接回寶寶後續照護,有次還是夜診看到一半跟病人告假處理完緊急狀況後再繼續看診,他感恩病人體諒,讓他順利完成任務。李敏駿說,緊急情況一開始都很急迫,即使耗費不少時間,甚至犧牲睡眠隔天繼續工作,雖然累,但這是應該做的事,慈院團隊互相協助讓母子平安,一切辛苦都值得。
邱姓媽媽的寶寶送進兒科加護病房照護。
李敏駿主任臉書分享心情。
李敏駿主任還透過臉書分享心情:這樣的緊急事件還好有貴人相助,連下班的黃冠翰醫師都被請回來幫忙,大家同心協力完成任務,很感謝團隊合作。大家紛紛留言支持稱讚:「好棒的醫療團隊!」、「偉大的醫師及醫療團隊!」、「感謝醫護人員,真是好醫師、好護士。」、「好棒的團隊,醫師護士辛苦了,有你們真好!」熱烈回響溫暖了每個人的心。
許姓媽媽由先生陪伴探視寶寶。
臺中慈院團隊合和互協完成任務,讓孕婦與家人感動又窩心。這天,許姓媽媽由先生陪伴探視還在保溫箱裡的寶寶,輕輕撫摸著寶寶頭髮,期待他平安健康長大。先生回憶當時太太癲癇發作危急情形仍心有餘悸,緊握太太的手不捨他受病苦磨難,直說感恩臺中慈院團隊幫忙和照護,母子都平安,很高興和大家分享新生的喜悅。
(文/湯智斌;圖/湯智斌、李敏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