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誌搜尋
《醫療報告》瀕危病人百分走出醫院 吳慧中感恩團隊串成生命之鍊
昏迷指數3分病人,做完檢查60分鐘內開始進行手術,手術時間僅花360分鐘,最後100分健康出院。心臟外科醫師吳慧中以數字,說明團隊合作搶救生命的歷程,見證合和互協的重要。
心臟外科醫師吳慧中以生命極度瀕危的零分病人能好好一百分走出醫院的個案,說明師徒醫師聯手搶救生命的驚險過程。
他說明,那是一位六十歲,平時有跑步習慣、自認身體強壯,沒有乖乖吃血壓藥的病人,突然在咖啡店暈倒,救護人員電擊急救後送到急診,昏迷指數只有三分。急診醫師緊急實施心臟超音波發現有心包膜液,懷疑是主動脈剝離,電腦斷層確認心臟血管破裂,吳慧中醫師立刻在下午四點跟老師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謝世榮聯手開刀,直到晚上十點完成手術。
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病灶(吳慧中醫師簡報)
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病灶(吳慧中醫師簡報)
吳慧中醫師說明,病人是「急性甲型主動脈剝離合併心包膜填塞」,這型主動脈剝離因發生併發症及死亡的機會很高,被視為心血管疾病中最大挑戰之一。如果不開刀只用藥物治療,兩天內發生急性心因性休克及死亡比率高達五成,手術的成功率約九成左右。嚴重併發症則包括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臟梗塞衰竭、小腸缺血壞死,以及肢體缺血等,所以才說這是一位幾近於零分病人。
吳慧中醫師說明「急性甲型主動脈剝離合併心包膜填塞」的複雜狀況與治療挑戰。(呂榮浩攝)
吳醫師感恩臺中慈院所有團隊如生命之鍊環環相扣,才能讓病人在三十天後恢復健康。(呂榮浩攝)
手術完成後,病人還是有嗆咳造成吸入性肺炎,使用呼吸器約兩周,因為暈倒休克造成腦部缺氧,術後初期肌肉無力、行動不便。吳慧中感謝醫院團隊,為病人安排術後復健、呼吸治療、感染控制、加護病房及病房照護,還有社工支援。他說,這是像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生命之鍊的寫照,有急診、麻醉、內科、外科、護理、復健、社工的環環相扣,才能讓病人住院三十天後,可以恢復健康,幾乎是一百分的走出醫院,繼續他的每一天。(文/馬順德、謝明錦;圖/呂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