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糖尿病(prediabetes)的預後及治療

前期糖尿病(prediabetes)定義為介於正常與糖尿病中間的一個過渡時期(pre-diabetes dysglycaemic state)(圖1),包括空腹血糖異常(impaired fasting glucose)與葡萄糖耐受不良(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正常空腹血糖小於110mg/dl,若血糖介於110至125,則定義為空腹血糖異常(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而許多人是在健康檢查或例行抽血檢查意外發現的,因此WHO建議所有發現空腹血糖異常(IFG)之患者,皆須接受進一步75公克OGTT,測二小時後血糖,以確認其是否符合糖尿病標準(大於等於200mg/dl);或為葡萄糖耐受不良(140至199mg/dl);或單純為空腹血糖異常(小於等於139mg/dl)。若是隨機(random)抽血沒有空腹情況下,WHO仍沿用1985年的標準,認為random glucose小於100mg/dl屬正常血糖;大於等於100mg/dl至200mg/dl之間,仍需另日再測空腹血糖(圖2)。

前期糖尿病(prediabetes)所指的空腹血糖異常(IFG)及葡萄糖耐受不良(IGT)的定義,大大增加了被診斷為血糖不正常,但平日卻無任何症狀的病患人數。以過去的診斷標準,約有二分之一的糖尿病人延遲了十年才被診斷出糖尿病,甚至發現時已產生了併發症,20%已有視網膜病變,5-10%有神經病變或早期腎病變。在Finnish study、DPP、Stop-NIDDMtrial等研究中,prediabetes若無適當飲食、減重及改變生活型態或藥物治療下,在追蹤2-3年中發展成糖尿病的比例為11-36%;若予以治療則可降低36-58%的發生率。然而IFG與IGT並不能劃一個等號,前者為空腹時血糖過高、後者為飯後,IGT更易進展(progression)成糖尿病;相同點為二者皆是併發心血管病變的危險因子。導致IFG/IGT進展成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為中樞性肥胖、日常活動量不足、年紀變大、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妊娠型糖尿病過去史、高脂肪飲食、胰島素阻抗性、及高血壓。

前期糖尿病的檢查與無症狀群眾的糖尿病篩檢相同,建議四十五歲以上應每三年檢測一次血糖,(健保成人免費健檢則規定四十歲以上每三年一次,六十五歲以上每年一次),四十五歲以下若有下列危險因子(表1),則應密切追蹤、不只三年一次。若是只作空腹血糖而不做進一步75g OGTT,在某些特殊族群可能會有不同診斷結果,例如:體型偏瘦的老年人,其空腹血糖通常正常,作75gOGTT卻有葡萄糖耐受不良現象;而肥胖的中年人其空腹血糖常過高,對75gOGTT反應卻正常。

無症狀的前期糖尿病除了定期追蹤血糖及糖化血色素之外,還需要進一步治療。治療的方向針對於糾正不正常的生活型態、減重(減輕5-10%的體重)、以糖尿病標準作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每週運動大於150分鐘)、積極治療高血壓、治療高血脂之外,至於需不需要用口服抗糖尿病藥物(oral antidiabetic agents )?傳統的磺醯尿素類(sulfonylureas) 、胰島素製劑,皆無法改善空腹血糖繼續惡化。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DPP)中使用metformin組預防效果未若嚴格飲食運動組。澱粉酶抑制劑(α-glucosidase inhibitors)可預防或延緩動脈粥狀硬化,也能使空腹血糖維持正常超過一年以上,可能有助於預防或延緩發展成糖尿病。目前胰島素增敏劑(thiazolidinediones)即主要針對改善胰島素阻抗之機轉,在Troglitazonein Prevention Diabetes Study 也在預防糖尿病的進展,與對照組有明顯差異。但是以藥物預防糖尿病其效果未必比改變生活型態還要好,且藥物本身總是有副作用及需要定期抽血追蹤。在目前所有抗糖尿病藥物中也僅有metformin 可以預防心血管病變。

以目前結論而言第二型糖尿病是可以預防、或至少延緩其發病的,尤以生活型態的改變是預防或延緩糖尿病的first choice,對於年紀大或不是超胖的病人更是如此。藥物的使用雖仍待更多研究成果發表,相信也是指日可待的。

無症狀群眾的糖尿病篩選建議
1. 超過45歲者,全民篩檢
如果篩檢結果正常,應每隔3年再篩檢一次
2. 小於45歲,若有下列危險因子,至少每三年檢查一次血糖
 肥胖:超過合理體重百分之二十或身體質量指數大於等於27kg/㎡
 家族史:一等親有糖尿病史
 高危險族群:亞裔、非裔、西班牙裔美國人,太平洋島嶼土著或美洲土著
 曾有妊娠糖尿病史或曾產下超過四千公克嬰兒之婦女
 高血壓(大於等於130/85mmHg)
 高密度膽固醇小於等於35mg/dl 和/或 三酸甘油脂大於等於250 mg/dl
 曾檢查過有葡萄糖耐性不良或空腹血糖異常之病史

表1 無症狀群眾的糖尿病篩選建議

延伸閱讀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