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內(外)科-冠心病患者術後護理指導
一、傷口照護
1.手術後胸部會有縫合的傷口,胸部下的骨頭是使用鋼絲固定,會有緊繃、微疼痛的感覺;開刀後一週內,傷口可能有微腫,此為正常現象,一般傷口完全癒合,約需 6-8 週,而胸骨的癒合則需要六個月左右。
2.未拆除傷口縫線前,宜採擦澡方式,平時應保持傷口乾燥,當發現傷口有過度腫脹、疼痛、發紅或有紅、黃色滲液排出時,應立即返院檢查。縫線拆除後即可採沖澡方式。傷口約十至十四天可拆線。
3.若傷口出現感染徵象如紅、腫、熱、痛情形,請立即告知醫護人員。
4.取血管的腿部,在側枝血管未形成之前,因靜脈血液回流差,腿部會有腫脹、水腫的現象,故術後須穿著治療性半腿彈性襪約 3-6 個月,或於臥床時下肢抬高於心臟 5 公分亦可改善症狀。
5.穿、脫彈性襪之前、後,需先抬高下肢 15-30 分鐘,以免效果不良。
二、藥物須知
1.需了解各項藥物作用,包括副作用、用法、用量。
2.請依醫師指示按時及正確的服用藥物,勿任意停藥。
3.請以白開水服藥,若有任何不適時,應與醫師或護士連絡,勿任意減量。
4.若服用藥物後有面潮紅、感覺溫熱、頭痛、眩暈、頭昏眼花、咳嗽、氣喘、便秘、胃部不適等現象,應於就診時告訴醫師。
5.服藥後,若呼吸困難、下肢水腫、心律不規則、發燒、畏寒、喉嚨痛、皮疹、嚴重或持續性嘔吐、腹瀉等現象發生時,應儘快到醫院就診。
三、飲食指導
1.術後兩個月內,應多吃些營養的食物,以恢復體力,之後則應保持均衡飲食,維持理想體重,
2.採用低鹽、低鈉飲食。
3.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並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以防便秘情形產生。
4.避免進食含咖啡因或刺激性的食物如:茶、可樂、可可。
5.返家後建議採低膽固醇飲食。宜避免食用如:腦、蛋黃、魚卵、海鮮;高脂肪食物,如全脂奶粉、冰淇淋、鮮奶油、乳酪、豬油、肥肉、五花肉、蹄膀等。
6.建議低油烹調方法,宜選用去皮的瘦肉,湯汁上層油脂去除,多利用蒸、燉、烤、紅燒、涼拌的烹調方式,使用植物油取代動物油。
四、運動指導
1.採取漸進式運動的原則, 活動量應慢慢增加,但每次增加的活動量不可太多。
2.活動應於飯後 2-3 小時才可進行,一天 2 次,運動前先暖身,如作關節活動,及散步 5-10 鐘;運動時間每次約 20-30 分鐘。
3.外出運動應選擇氣候溫和時,勿在太冷或太熱的天氣下運動。
4.運動前或運動時,如出現以下症狀即應停止 (1)胸口痛或不適。(2)出冷汗。(3)頭暈。(4)噁心或嘔吐。(5)心律不整。(6)過度的心跳及呼吸持續15~30 分鐘
5.出院後採漸進式步行方式運動,因胸骨需要六個月以上的時間康復,而手臂操縱汽車的動作會增加胸部痛楚,開車、騎摩托車則不宜。
6.性行為方面可諮詢醫師建議,一般建議至少 4 到 8 週以後,以不影響呼吸或造成胸痛為宜即可。
7.一般在手術後 8 到 9 週便可工作,勞動的工作則要較長的時間休息。
8.出院後仍須繼續練習深呼吸。
9.定期門診追蹤治療。
五、日常生活應注意事項
1.保持規律的生活-早睡早起,最好在疲累時及下午安排一次短暫的休息或睡眠。
2.維持愉快的心情,避免興奮、緊張、生氣,以免心臟突然增加負擔。
3.避免太冷、太熱,溫差太大,空氣不好的環境,如洗三溫暖、溫泉等。
4.每天早上都要量體重,如體重一日內增加 1-2 公斤,或一週內增加 5 公斤可能表示電解質不平衡或發生其他系統的合併症導致體內水份過多。
5.避免抽菸及吸二手菸,避免喝酒及含咖啡因等刺激性飲料。
6.正確的服用藥物,定期回診。
7.纖維素的食物,保持排便通暢,避免閉氣用力。
8.若有糖尿病或高血壓,應作好病情的控制。
9.若出院後發生胸痛與術前相同時,可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NTG)並立即至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