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內(外)科-心臟瓣膜置換術後護理指導
心臟內的瓣膜是控制心臟內血流的方向,當心臟瓣膜功能已經損壞到需要手術治療的程度,經心臟內外科醫師審慎評估後施行心臟手術。
一、人工瓣膜的種類:
1.金屬瓣膜:優點是材質堅固,使用年限比組織瓣膜長,但有可能導致血塊的形成引起瓣膜功能不良或血管阻塞的危險,所以必須終生服用抗凝血劑(Coumadin)。
2.組織瓣膜:是由動物(豬、牛)的瓣膜所縫製而成,是一種生物組織,比較不易引起血栓,因此不必長期服用抗凝血劑(但開刀後前三個月仍需服用抗血劑)。瓣膜的平均壽命約七至十年。但可能因為退化而產生問題,需再度手術。
二、傷口照護:
未拆除傷口縫線前,宜採擦澡方式,平時應保持傷口乾燥,當發現傷口有過度腫脹、疼痛、發紅或有紅、黃色滲液排出時,應立即返院檢查。縫線拆除後即可採沖澡方式。傷口約二至三週可拆線。
三、藥物須知……Coumadin(可邁丁)
1.Coumadin 是一種抗凝血劑,可延長血液凝固時間,及預防血栓的產生。
2.沒有醫師囑咐不可擅自停藥或增量。
3.如欲拔牙,肌肉注射或行其他手術,應請教心臟外科醫師,以免造成流血不止。
4.維他命 K 會降低 Coumadine 的功能,所以富含維他命 K 之綠色蔬菜如:菠菜、甘藍菜及綠色花椰菜應避免大量攝取。
5.木耳及菇類食物之作用剛好相反,會增強藥物的抗凝血作用最好不要食用。
6.許多藥物會影響其作用,如阿斯匹靈(Aspirin),百服寧(Bioform)或非類固醇的消炎藥等。另應避免同時服用中藥,避免影響藥效。
7.如有下列情形,例如:皮膚容易瘀青、小便變紅、齒齦易出血、咳血、流鼻血等現象,請自行停藥並立即至心臟外科門診就診,若出血嚴重,則應到急診室求診。
8.至醫院或診所就醫,請告知醫師,有服用抗凝血劑。
9.可從事一些安全的運動,如慢跑、游泳,這些運動可以幫助血液循環,但會有身體衝撞的劇烈運動,則應該避免以減少受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