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威四合一尋根 跨越萬里的愛與醫療人文學習

辛巴威位於非洲南部,距離臺灣超過一萬一千公里,國土面積是十一個臺灣大,卻長年經濟困頓與醫療資源極度貧瘠;即便如此,當地慈濟志工始終懷抱「愛與關懷」信念,默默耕耘、持續付出。辛巴威四合一志工尋根之旅,23日來到台中慈濟醫院,學習如何以人文精神推動醫療改革,期盼為家鄉注入希望的活水。

img
辛巴威慈濟志工跨越萬里來臺尋根,由台中慈院簡守信院長(後排左七)、邱國樑副院長(後排左六)親自接待,展開深具意義的人文醫療交流之旅。(卓冠伶攝)

由辛巴威慈濟負責人朱金財師兄與李照琴師姊帶領的十四位志工,其中包含兩名在慈濟大學求學的學生,踏上難得的學習之旅。朱金財師兄表示,在辛巴威學習資源極其有限,這次臺灣之行可謂「不可思議的旅程」,尤其在醫療領域所見所聞,更是令他們深受啟發。

◎醫療是愛,不是交易

台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親自迎接,隨後由邱國樑副院長分享慈濟醫療的創立宗旨與發展。邱副院長強調,台中慈院不僅提供醫療服務,更肩負著證嚴上人的法脈,以佛教慈悲精神關懷眾生。慈濟醫療的建立,源於察覺貧病循環對眾生的苦難,因此透過醫療介入,幫助貧病者脫離病苦,重啟正常生活。

邱副院長分享感人故事:一名婦人因經濟困難,遲遲不敢停工接受腸胃手術。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林北江不但鼓勵病人勇敢面對,還私下給他紅包,讓病人安心休養。這份超越職責的關懷,不僅治癒婦人身體,也喚醒他的善念。

img
邱國樑副院長分享慈濟醫療創院初衷與發展歷程,並透過一則則醫病互動故事,讓辛巴威志工深受感動。(卓冠伶攝)
img
邱國樑副院長(左)贈送結緣品給辛巴威志工,朱金財師兄(右)滿懷歡喜地接受,感受來自台中慈院的溫暖心意。(卓冠伶攝)

真實的醫療故事讓辛巴威志工震撼不已。朱金財師兄坦言,辛巴威醫療系統深受「紅包文化」影響,只有付得起錢的人才能獲得治療。而在慈濟醫院,他們看到完全不同的醫療價值觀--以愛出發、以人為本的醫療實踐。

投身慈濟十三年的Margret Compound,除了社區慈善服務,也承擔與政府溝通的橋樑。他深刻感受到,慈濟醫療蘊含的「愛與慈悲」精神,是辛巴威目前最缺乏的部分。在辛巴威,醫生往往只為有經濟能力的人服務;若無足夠金錢,病人只能等死。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將慈濟的理念帶回自己的國家,影響當地政府與衛生部門,不再只以金錢衡量生命價值。

img
Margret Compound(中)盼將慈濟理念帶回辛巴威,推動全民醫療,改變以金錢衡量生命的現況。(卓冠伶攝)
img
朱金財師兄(前)在台中慈院見證以愛為出發點、以人為本的醫療實踐,深受啟發。(卓冠伶攝)

◎愛的陪伴,療身癒心

服務於社服室志工組的黃明月師姊分享35年來的醫療志工之路。最令人動容的是泡泡龍的故事。泡泡龍從小患有罕見遺傳疾病,全身皮膚脆弱易破,生活充滿痛苦。他從兩個半月大開始就與慈濟結緣,母親早年離家,父親無法照顧而將他託付志工。儘管身體極度虛弱,他始終樂觀面對人生,從不抱怨,最大的願望是能見母親一面,即使至今仍未實現。他的故事激勵許多人,也反映出堅韌與感恩的生命力。

黃明月師姊還分享癌末母親在生命最後為女兒提前慶祝10歲生日,志工承諾成為孩子的依靠。母親離世後,慈濟人陪伴孩子成長,讓他參與醫院志工服務、學習英語,將「媽媽的角色」延續在生活中。另一名因父喪母離的小男孩,曾因無人送便當感到自卑。志工瞭解情況後,親自送便當至校門口,告訴他:「你有好多個媽媽」。他長大後成為警察,仍心存感恩。

這些孩子在愛的環境中茁壯,成長為有能力、有感恩心的人。明月師姊深刻體會「愛的實踐」的真義,他期望大家都能勇敢靠近需要幫助的人,因為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img
黃明月師姊分享35年來投入醫療志工服務的心路歷程,訴說多位病人與志工之間動人的生命故事。(卓冠伶攝)
img
辛巴威志工與黃明月師姊(後排左五)溫馨合影,留下跨國人文醫療交流的珍貴回憶。(卓冠伶攝)

◎感動迴響,愛的故事延續

Edwin Tavanhir Chanakira深受泡泡龍故事觸動,他感嘆在辛巴威很少能看到有人願意關懷被父母遺棄的孩子。慈濟人展現的愛心與堅韌,提醒著他作為志工的責任與力量。他期許自己回到辛巴威後,也能秉持這份精神,深入社區實際幫助受苦的人。

Margret Compound也分享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在辛巴威,曾有一位需要呼吸器的女孩,志工為女孩慶祝生日並努力尋求醫院協助,然而醫生只看重金錢,缺乏慈悲心,最終女孩離世。朱金財師兄補充道,當女孩沒有呼吸器時,志工會用手動的方式幫助他呼吸,雖然力量微薄,卻給予巨大的心理支持。這份愛與陪伴,即使面對生命的逝去,也讓女孩感受到溫暖與被愛。

就讀慈濟大學的沈善涵(Martha Sande)在聽到明月師姊的分享後,頻頻拭淚。幼年喪父的他,過去常因小事抱怨命運不公。當他聽到泡泡龍男孩勇敢面對生命、不抱怨、甚至願意鼓勵他人的故事時,深受感動。這段經歷讓他決心調整心態,不再輕易抱怨,並學習以感恩的心看待生活。

img
Edwin Tavanhir Chanakira(右)分享,慈濟人展現的愛與堅持,讓他深刻體會到身為志工肩負的責任與改變的力量。(卓冠伶攝)
img
就讀慈濟大學的沈善涵(左)聆聽黃明月師姊(右)動人分享,感動之情溢於言表,頻頻拭淚。(卓冠伶攝)

◎大愛無疆,慈濟精神傳承與願力

資深志工李靜淇師姊以一曲慈濟歌曲《一家人》將氣氛帶到高潮。他憶起近50年前,花蓮醫療資源極度匱乏,促使證嚴上人決心興建慈濟醫院。他親歷慈濟醫院從無到有、從地方走向國際的歷程,見證上人堅持「眾人集善」的精神。靜淇師姊強調,人的力量來自心量與願力,他呼籲大家珍惜與上人的法緣,廣邀親友同行慈濟菩薩道。最後他以慈濟志工在辛巴威挖井、推動慈濟精神的實踐為例,強調「高科技(Hi-tech)與高關懷(Hi-touch)」是當代最重要的兩道光芒,期許大家做慈悲的慈濟人。

學員Alice Muchazivepi深受感動,他在當地參與供餐計畫,也協助村民修復船隻與水桶。他過去因貧窮而受助,曾經在街頭乞討維生,如今成為慈濟人,願以行動回饋社會。他感謝慈濟讓他找到人生方向,並決定持續遵循上人的教導,將愛與善念傳遞給更多人。

img
李靜淇師姊(左圖左三)以慈濟歌曲《一家人》手語帶動,溫暖歌聲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卓冠伶攝)
img
李靜淇師姊(左圖左三)以慈濟歌曲《一家人》手語帶動,溫暖歌聲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卓冠伶攝)
img
李靜淇師姊(右)分享,人的力量來自心量與願力,期許大家做慈悲的慈濟人。(卓冠伶攝)
img
Alice Muchazivepi(中)過去因貧困曾在街頭乞討,如今成為慈濟志工,發願用行動回饋社會、傳遞愛的力量。(卓冠伶攝)

◎走過貧窮,用歡笑傳遞愛

辛巴威慈濟志工結束課程後,來到醫院大廳以母語唱歌跳舞、比手語,帶動來看診的大德一起同歡。雖然辛巴威是個貧窮的國家,但慈濟人在苦難中長養慈悲,他們用最美麗的歌聲,將自己的快樂分享給他人。

跨越萬里的學習之旅,不僅讓辛巴威志工親身體驗臺灣醫療的專業與人文關懷,更在他們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期望把「愛的醫療」帶回自己國家,與當地政府攜手,一點一滴改變現狀。他們深信,透過教育、透過實踐,貧窮並不會阻礙愛的傳遞,反而能激發出更為堅韌的生命力。

img
辛巴威慈濟志工課程結束後,在醫院大廳以母語歌舞與手語帶動氣氛,邀請等候看診的大德一同歡唱共舞,洋溢歡樂與溫馨。(卓冠伶攝)
img
辛巴威慈濟志工課程結束後,在醫院大廳以母語歌舞與手語帶動氣氛,邀請等候看診的大德一同歡唱共舞,洋溢歡樂與溫馨。(卓冠伶攝)

(文、圖/卓冠伶)

延伸閱讀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人才招募 | 網站地圖 | 全文檢索 | 各項聯絡電話 | 無障礙專區 | 衛教天地 | 國際醫療中心


台中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
電話:04-3606-0666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youtube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youtube-titleyoutube-iconsYoutube-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607c3.png   facebook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facebook-titlefacebook-iconsFacebook-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f4bd1.png   instagrama-hrefhttpswww.flaticon.comfree-iconsinstagram-titleinstagram-iconsInstagram-icons-created-by-Freepik---Flaticona_55f6f.png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 2023 台中慈濟醫院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本網站內容為台中慈濟醫院所有,未經允許請勿儲存、散佈、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商業用途,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

關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