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淨灘、回收手作 台中慈濟親子環保一日遊
台中慈濟醫院五日舉辦第二梯次大甲區環保復育公園淨灘活動,醫院同仁和同仁家眷共八十六人清淨大地、響應環保,並到大甲慈濟聯絡處享用素食午餐、手做環保飾品,體驗回收再利用。精緻一日行活動,同仁與家眷都稱讚。

◎大安溪海口淨灘 「淨」天愛地聚福緣
繼去年末十二月十五日第一梯淨灘活動後,2025年一開始的元月五日台中慈院同仁再次響應號召回到大安溪出海口,大甲區環保復育公園撿拾垃圾和回收物,為大地、環保盡一份心力。氣候沒有第一梯當日強風寒冷,溫度相對舒適爽朗適合戶外活動。簡守信院長帶著家眷與慈院同仁參與淨灘,簡院長讚賞同仁善用假日付出,院長表示淨灘活動能提醒我們要愛護地球,疼惜大地。院長也特別叮嚀要注意人身安全。


大甲環保復育公園面積廣闊,一望所見各樣海岸廢棄物。同仁家眷自動分成小組,攜帶手套、長夾、垃圾袋及回收袋,分散到四周進行淨灘。此行家眷人數不亞於同仁,小於十三歲的孩童就超過廿位,孩童拿著和他們身高一樣高的長夾,和媽媽一起撿取廢棄物,爸爸負責後方裝有廢棄物較重的袋子。父母以身教、言教指導小孩如何辨別垃圾或可回收,家庭和睦融融。


感染管制中心五位護理同仁全員出動,他們自成一小隊。張尹箏認同醫院舉辦有意義活動,又能促使家庭和諧,他表示小孩在學校學習如何分類,淨灘讓他們親自做一遍驗收成果。心蓮病房單位也來了七位護理同仁,彼此相約帶著眷屬來淨灘,護理部專師黃郁雯說剛好我們都是平日班,才有機會一起出遊,他笑稱說更像是科遊呢。


影像醫學部放射師李兆穎第一次體驗淨灘,他是感管中心同仁王美倫的先生。李兆穎表示上梯次單位同仁參加,反應活動很好,聽說報名熱烈,名額很快額滿,很開心全家人暫時擺脫電視跟手機束縛,享受親子時光。他提著垃圾袋觀察廢棄塑膠袋非常多,他體悟不只在家要做資源分類,更要減少塑膠袋使用。
臺中慈濟護理之家輕安居來三位照服員,三人自成一組有默契分工處理垃圾分類,謝竺妘說我們三人蔡英貞和越妹妹農氏邊,喜歡從事環境志工服務,固定到慈濟新田環保站做分類,也和蔡英貞參加其他地區的淨灘。已在護理之家服務七年的農氏邊第一次體驗淨灘,沿路撿到很多塑膠杯,他認為喝飲料應當儘量使用可重複的杯子。農氏邊期望醫院多舉辦這類活動,他會邀請更多越妹妹參加。


策劃淨灘活動的總務室主任楊栢勳及同仁王舒慧,為讓活動安全的順利進行先前來場勘。楊主任表示,向環保局申請淨灘活動,環保局提供袋子和工具,總務室也準備小孩手套,最後清出260公斤的一般垃圾與120公斤的回收垃圾。因為海邊氣溫偏低,大甲區慈濟師兄師姊成就淨灘活動,特別準備水和薑茶,讓同仁暖暖身子,中午餐食與下午的手做環保吊飾,則是師兄師姊安排體驗環保手工藝。


◎大甲聯絡處素食午餐 體驗環保手作飾品
午餐時間,台中慈院同仁來到大甲慈濟聯絡處,在地師兄師姊在門口熱情招呼,互愛二香積團隊已在餐廳備好豐富素食餐,同仁享用美食並稱讚師姊們的好手藝,家眷對素食也讚不絕口。安寧共照護理師陳宜吟的女兒黃小妹分享,好吃的素食飯菜令他願意嘗試茹素,為地球環境盡一份心力。專科護理師黃郁雯的兒子徐小弟同樣決定往後常吃素食,期許未來有好的營養能長高茁壯。


緊接著環保飾品手做時間,大甲區環保講師徐惠姈師姊指導用回收來的光碟片、齒輪盤為素材,加一點小巧思就能製作精美吊飾,同仁們見吊飾成品的精美程度嘖嘖稱奇。同仁與眷屬立即投入製作,專注當下,細心品嘗手做樂趣,師兄師姊圍繞在同仁旁幫忙指點,協助完成作品。
院長室專員黃培芳觀賞著不同的環保創作,看到用耳機與提袋繩製作的娃娃直呼好有創意,稱讚師兄師姊雖然年紀大卻保有好手藝!黃培芳表示,DIY創作非常考驗手指耐力,雖然只是簡單且重複的在齒輪盤上纏繞棉線,但稍微不小心脫線就需要重繞,製作過程也暫停休息好幾次,幸好有師兄師姊隨時在旁邊支援才能完成吊飾。




「來者是客,非常歡迎慈院家人回家。」大甲區和氣組長饒玉萍師姊感恩有機會讓大甲師兄師姊招待慈院同仁,他表示慈院總務室提出的需求,我們必定協助,參照上次淨灘行程,請生活組師姊煮薑茶送到淨灘的環保公園,也彈性調整午後用餐與環保手做的時間。饒玉萍也感恩擔任台中慈院癌關志工與交通車志工的吳淑華師姊,協助接引慈院家人來大甲聯絡處,讓同仁賓至如歸。

(文/呂榮浩、陳彥儒;圖/呂榮浩、陳彥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