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慈院場歲末祝福 千餘人共聚發三大願
2024年歲末祝福台中慈院場10日在台中靜思堂舉辦,除了台中慈院醫護同仁之外,慈濟人醫會、慈警會、慈濟教師聯誼會等功能團體逾千人共聚,道場殊勝莊嚴。上人帶領大眾點燈,感恩過去並迎向未來。台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更帶領同仁發願,要深植醫病情、扛起醫療使命、深入慈濟精神。

◎五人受證委員慈誠 行入菩薩大道
今年台中慈濟醫院有五位慈誠委員授證,分別有一位護理之家照服員,三位護理師以及一位資訊室同仁。來自越南的阮氏水,因家境貧困且需扶養孩子,十年前在學校老師引薦下,來到台中慈濟護理之家擔任照服員。期間,他深受慈濟志工的善行啟發,不僅投入照護長輩的工作,還決心茹素,獲得身心健康與安定。三年前因健康亮紅燈,他更加堅持茹素,並逐步影響家人戒除吃牲畜和狗肉的習慣。今年,他圓滿完成培訓,受證成為委員,期望未來把在慈濟所學的善念與行動帶回越南,幫助家鄉的貧困人家,讓善種子在當地開花結果。
碘131病房護理師張妤甄服務台中慈濟醫院已十二年,姑姑張乃云師姊鼓勵他,讓他決定培訓於今天受證成為委員。六年前,他經歷子宮頸癌煎熬,隨之而來的憂鬱症更讓他人生一度陷入低谷。慈濟志工的陪伴和佛法的啟發,成為張妤甄重新振作的力量。儘管癌症帶來身體痛苦,但他仍堅持追求生命的寬度,參與慈濟人醫會。義診時看到偏鄉病人的困境,深切體會「見苦知福」的意義,在付出中感受到無私助人的喜悅。十二年來,張妤甄以堅強和愛心走過來,決定繼續在充滿感恩與愛的路上前行,用心照亮他人,拓展生命寬度。
護理師陳湘菱服務血液透析室九年,雖然經常參與醫院內的人文活動,卻從未投身志工服務。去年參加《無量義‧法髓頌》經藏演繹,體悟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後深感震撼,因而決定加入培訓。培訓期間,陳湘菱透過竹筒撲滿向愛心商店募款,體會到募款其實是募每個人的善念,便實踐在洗腎室募大家的愛心。洗腎室志工經常為同仁準備午餐,於是陳湘菱發想省下的錢可以捐出來幫助他人,因此在洗腎室放置竹筒撲滿,並以單位名義捐出,藉此傳遞一份愛心。培訓後,陳湘菱期許將佛法和上人的法語融入生活,以智慧化解日常挑戰,持續傳遞善的力量。
七月剛從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畢業的張凱晴,目前在台中慈濟醫院7B病房實習。他自小受大愛劇場啟發,立志長大後成為慈濟志工,卻不得其門而入。直到高中時遇到是慈濟人的學校教官,才引領他參加慈濟活動。儘管父母有不同意見,他依然堅定選擇慈濟之路,考上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並加入慈青社。張凱晴在訪視過程看到感恩戶貧病相纏的苦痛,更體會慈善與醫療密不可分,他選擇護理專業,就是為了能實際幫助病人解除病痛。張凱晴在學生時期就參加培訓,今年如願完成受證成為委員,一直銘記著與證嚴上人的約定,肩負白衣大士的使命在台中慈濟醫院繼續發揮良能。不過,醫院歲末祝福當天,他剛好遇到護理師國家考試,只能延到星期一與社區委員慈誠一起受證。
任職資訊室的謝政育,跟著父親茹素十多年,父親身為慈濟建築委員,參與台中靜思堂與台中慈濟醫院的興建工程,對慈濟投入極深。儘管在志業體工作,謝政育一直未深入接觸慈濟。平時他也研讀《金剛經》,卻難以理解經文內容,去年參加《無量義‧法髓頌》經藏演繹時,才體會到佛法的真實義其實就在生活中,內心深受觸動,這份頓悟讓他決心參與培訓,希望透過付出與志工服務,真正體悟慈濟精神與佛法。謝政育受證成為慈誠,期待在實踐中深入無量義,將佛法融入生活,增廣心量,用愛與智慧去化解人生遇到的困難。


◎領受福慧紅包 感恩過去迎向未來
今年的歲末祝福主持人是由中醫部家醫科主任鄭宜哲與社會服務室主任林怡嘉擔綱,兩位主持人在靜淇師姊帶領下,完成主持任務。活動開始前,兩位主持人向現場來賓默契叮嚀後,接著由德禪師父與德渡師父為新授證人員戴上手佛珠。
主持人向大眾說明授證與領取福慧紅包流程同時,也向大家說明福慧紅包的意義。「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福慧紅包代表的是智慧法財,願人人福慧具足。今年紅包上的「福慧」與金幣上的「靜寂清澄,志玄虛漠」是上人的墨寶;紅包正面的宇宙大覺者是期待我們要努力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慧,並將佛陀教法用於生活。特別的是今年福慧紅包中固定金幣的塑膠殼,是用回收寶特瓶,並匯聚環保志工與廠商的愛新製作而成,別具意義。
大眾觀看2024慈濟大藏經中間,迎接上人進場,看完大藏經後旋即由上人為新授證人員授證,精舍師父則代表上人,分別在講經堂、國議廳與感恩廳同步發送福慧紅包,表達上人的感恩與祝福。上人開示時,心繫日本能登大地震災民,佛陀故鄉印度藍毗尼的貧困人民,勉勵大眾學習佛陀的智慧,以愛修福,並祈求風調雨順,人間平安。
◎演繹菩薩用心 莊嚴呈現經藏之美
進行經藏演繹前,先由大腸直腸科醫師林北江從觀眾座席走向舞臺,急診科主任李冠儀從舞臺後方迎向前,兩人合唱「愛灑人間」,溫暖嗓音沉靜大家情緒,帶出台中慈院近七十位同仁演繹無量義經德行品與法華經藥草喻品。經過一個月的練習與逐步調整,團隊的用心終於呈現。演繹人員除了台中慈院醫護同仁,還有慈濟三義中醫醫院院長葉家舟、沙鹿光田醫院院長陳子勇、竹山秀傳醫院榮譽院長謝輝龍、慈濟中區人醫會召集人紀邦杰醫師與人醫會醫師共同投入,但葉院長卻在歲末祝福前因為膽囊結石合併膽囊炎住院開刀而缺席,雖然缺了夥伴,但眾人仍奮力演繹,傳達共同願力。法海區醫護同仁與各慈濟功能組慈濟人也整齊畫一呼應演繹,全場呈現的合心道氣,讓人動容。


簡守信院長領頭以拉縴苦行表達醫護人員拔苦救難精神,並帶領全體與會人員發願要深植醫病情、扛起醫療使命、深入慈濟法髓。簡守信院長表示,去年歲末祝福上人因身體不適未能到場,望著空著的上人法座,大家聲嘶力竭的唱誦,更能體會上人夜以繼日、不辭辛勞提升弟子慧命的苦心。今年,台中慈院同仁更加珍惜難得與上人相聚的因緣,期待透過整齊演繹與齊聲唱誦,讓上人對台中慈院更加放心。
簡院長更帶領全體同仁發願:以長情帶動服務創新,也就是「創新深情化」;以使命點燃薪火相傳,也就是「傳承使命化」;用人文來關照我們的品質細節,也就是「品質慈濟化」,是具體的方向跟目標。他帶領發願:創意深情化,深情「醫病間」;傳承使命化,使命「我來扛」;品質慈濟化,慈濟「深入心」。


上人開示時,表示歡喜沒得比,感恩大醫王與白衣大士如活佛、菩薩,聞聲救苦,為病苦人拔除病痛,展現慈濟之愛的真與誠,更感動於台中慈濟醫院的大醫王們與沙鹿光田醫院院長陳子勇、竹山秀傳醫院榮譽院長謝輝龍、中區人醫會召集人紀邦杰以及人醫會醫師們合心和氣,用心用愛與慈濟人交流並普及愛的能量,同時也祝福大家。
演繹團隊也都有個人因緣故事。醫務秘書林英超十月底因公出差美國,十日凌晨一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就立刻驅車趕赴臺中靜思堂,抵達後直接登場。人文組同仁王玉仙表示,林醫秘出國期間都是透過群組上傳的影片練習,參加過多場演繹的林醫秘,很快就能掌握重點,加上他把握時間勤練,才能一到現場就上台,令人讚嘆。
器官移植中心主任鄭紹彬第一次參與演繹,他表示,先前在TIMA年會與大家登臺擊鼓,覺得很感動,進而參加了演繹。鄭主任感恩有機會與大家在慈濟人文上一起精進,透過演繹調整自己的身與心,也期待自己能夠持續精進,透過醫療幫助更多的人。
台中慈濟護理之家三位菲律賓籍照服員鄧文恩、唐迪恩與伍鵬一同參加演繹。他們三位都是慈科大長照系畢業校友,在校期間常常參與手語演繹,對經藏演繹並不陌生。鄧文恩說,畢業後到菲律賓慈濟分會工作期間,曾參加過歲末祝福,到台中慈濟護理之家工作後,已是第二次參加歲末祝福,莊嚴氛圍讓他覺得滿滿感動。唐迪恩已經連續兩年參加歲末祝福演繹,他說這次參加演繹的同仁有許多都是去年的老搭檔,彼此相當熟悉,演繹起來也得心應手。伍鵬是第一次參加演繹,他說還好有唐迪恩一直鼓勵,讓他越來越有信心。
9A病房小組長黃怡蒨和身心科病房小組長林冠玲都是第一次參加歲末祝福演繹。黃怡蒨表示,第一次參加感覺很特別;林冠玲說,去年他在法海區,今年站上舞臺演繹,覺得相當榮耀。每次練習時一聽到演繹音樂播放,一整天臨床服務的忙亂心思馬上就靜下來,覺得很平靜。


「我的心,在靜思中感恩……」「祈禱」歌聲中,上人帶領大眾點上心燈也邀請大家為天下祈求四大調和、天下平安。上人也期待人人能夠合和互協,就如同演繹時大醫王與白衣大士們大家會合起來的真善美,也祝福大家人人平安,全家和樂。


(文/卓冠伶、馬順德、謝明錦;圖/賴廷翰、馬順德、人文真善美志工施龍文、楊凱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