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個案治療看見團隊 醫療人文、醫病互動顯現用心
端午節才剛過,臺中慈院同仁十五日歡喜迎接 上人蒞臨慈院。參加健康促進學會國際年度會議,昨天清晨才風塵僕僕從紐約回臺的簡守信院長,分享此次赴美心得,整天的行腳活動,除醫療報告外,並說明慈善醫療照顧與明年評鑑規劃。院方別出心裁提供「醫師廚藝大賽」獲獎菜色加菜,讓大家感受家的溫馨。
迎接 上人蒞臨慈院,簡守信院長及院部主管代表同仁獻竹筒給 上人,他在簡報時絲毫不見長途飛航的疲憊,而是精神奕奕分享此行所見所聞,如何透過十五分鐘報告讓國際與會人士瞭解慈濟在健康促進與環保上的努力,並感受來自國際友人的感動與肯定,團隊以身為慈濟人為榮的那份驕傲。簡院長也提到乳房醫學中心及癌症中心推出的「募髮計畫」,月餘募到上千束、長卅公分頭髮,其中不乏地中海貧血的病人、居家關懷戶,甚至來自香港、美國的都有,背後動人的故事,感受許許多多人的愛心。
品管中心林昌宏主任擔任主持,逐一介紹各科醫師的醫療報告。神經外科林英超醫師以他揚名海內外的「三叉神經痛」治療為主題,說明從二○一二年三月迄今,上百名來自國內外不堪「電擊」之苦的病患求診,不辭千里從泰國、大陸與緬甸來臺治療的就有五人,能看見病患展現笑容,他認為是最大的成就感。
一般外科余政展主任說明成功搶救生命的臨床個案:長達廿三公分的霸王級肝癌、位置刁鑽的小肝癌,還有九十二歲超高齡的胃癌爺爺,以及透過微創手術切除十幾公分的胰臟腫瘤。他表示,到慈濟任職後,看見默默行善的感動,也成功的把「當初拐我進一般外科的人,拐進慈濟大家庭」。
葉大成醫師
余政展主任
提到恩師--全台赫赫有名的乳房外科醫師葉大成,余政展主任說「我們賺到了」。講起跟老師相處的經過,他用「暖男、嚴師、鬼(巧)手佛心」形容,看見葉醫師貼心病人、尊敬師長,愛護學弟,對受訓醫師嚴格、對醫療工作執著的一面,也讓同仁更瞭解這位醫師成功的背後付出多少心血。
葉大成醫師接著報告,五月就職後新診斷乳癌個案四十人,除來自國內各醫療院所,甚至有遠從國外就醫病患。他說明,近年來乳癌治療研究的新突破,以及乳房醫學團隊未來努力推廣教育的方向,溫文儒雅的風采讓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大腸直腸科邱建銘主任報告卅一歲男性乾癬併發克隆氏症和淋巴癌病例,複雜診治過程,從開刀到化療復原情形良好,由於這樣的刀很難開,他自己非常滿意。更提醒自體免疫症的病人同時使用免疫抑制劑,發現淋巴異常腫大時,千萬別輕忽。
蔡顯揚副院長分享「用眼看健康,釋放愛能量」,深入追蹤七十九歲鄭老先生視力模糊原因。抽絲剝繭了兩、三個月,為老先生找出腦瘤壓迫視神經病根,目前視力已經恢復到零點九。雖然不是在臺中手術,但老先生依然特地回來謝謝蔡副院長,不放棄為他找出病因,醫術、醫德都很好,他笑著說,「有你真好!」
肝膽腸胃科主任廖光福帶領張歐高奇、蔡松茂兩位醫師,報告「無外傷口根除惡性腫瘤」,介紹 五十三 歲男性經食道早期癌內視鏡治療保全器官,術後病理檢驗原位癌完整切除。另外六十八歲男性胃鏡發現胃體上段表淺癌症病灶,實施早期胃癌內視鏡治療完全切除。兩個個案呈現內視鏡治療成果。
蔡顯揚副院長
廖光福主任與蔡松茂及張歐高奇醫師
一般外科醫師高國堯從個案警醒自己「莫忘初衷」,他表示,一度曾對醫療和人性失望,但在慈院治療被甲狀腺疾患纏身五十年的老太太,實施了內視鏡微創甲狀腺切除術,老太太感恩高醫師仁慈醫術好,讓他跟著病人一起高興。高醫師感謝有機會加入慈濟大家庭,感恩 上人和簡院長建立臺中慈院的行醫環境,讓他重拾熱情。
胸腔內科陳立修醫師分享「肺泡蛋白質沉積症」罕見病例,五十歲長居香港長年抽菸女性,在香港健康檢查發現肺部兩側異常浸潤,因呼吸漸喘,回臺灣到慈院就醫檢查證實為「肺泡蛋白質沉積症」。病例少,治療繁瑣困難又具風險,靠團隊合作解決問題。陳立修說,不管是誰的病人,大家一起努力,很感動。
高國堯醫師
陳立修醫師
醫療報告後,簡院長總結,這些個案最重要的是帶出團隊精神,大家一起做照顧病人的事。其中困難度高的個案,說來輕描淡寫,但真的很不容易,重點是感恩 上人和慈濟,呈現出慈濟人文關懷與病人互動,感恩同仁用心,讓 上人安心。
林俊龍執行長致辭表示,健康促進、環保、素食,都是 上人堅持的理念,在慈濟醫院裡落實,這是走在時代尖端,成為學習榜樣,祝福臺中慈院繼續努力,在臺灣發光發熱。
教育志業執行長蔡炳坤說,最想講的一句話就是「回家的感覺真好」,他感恩臺中市副市長任內,臺中慈院幫市府舉辦很多研討會、健康促進活動,每次來慈院都被音樂演出感動。他記憶最深刻的就是臺中慈院美沙冬替代療法,領取藥品規劃在隱密處,讓領取藥品者有尊嚴,這是對吸毒者的尊重。
蔡炳坤執行長
林俊龍執行長
林碧玉副總聽了醫療分享很感動,他說,蔡副市長卸任後,邀請他到慈濟追隨 上人,他表示,志業的永續資源就是人才。他呼籲同仁體會 上人創立慈濟讓大家揮灑理想,大家要留住人才一起打拼。
午齋前簡院長表示,今日午齋有眼科周兆峰、神經外科林英超、急診醫學科鄭垂軒三位醫師再現主廚比賽手藝,大家嚐嚐前三名的菜色,也分享家人的好滋味。
(圖/文:公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