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慈院歲末祝福,全院合和承擔表現震懾人心
點擊數: 182
臺中慈院十二日上午舉辦歲末祝福,近千位同仁坐滿六樓國際會議廳與五樓大愛講堂,一同領受 上人的祝福。今年,全院醫護、醫技、行政各部門上百位同仁盡心盡力承擔歲末祝福工作人員,並透過「行願」、「圓夢」演繹,圓滿活動。 上人期許同仁秉持佛心師志、篤定方向,用大慈悲心行菩薩道,經過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成就醫療人文典範醫院的「願」。
臺中慈院六百多位同仁、人醫會醫師、受證慈誠、委員、榮董家眷等人,十二日上午齊聚國際會議廳、大愛講堂參與歲末祝福,一同領受 上人的祝福。
內科部主任邱國樑、醫事室同仁王惠春、研究部景艷霞師姊分別在國際會議廳與五樓大愛講堂擔綱司儀。「燈燈相傳」開啟歲末祝福的序幕,在六樓有六十八位醫護、醫技、行政同仁捧燈,從國際會議廳四個入口列隊進場,全體同仁虔誠恭迎 上人,靜心回顧「2012年 慈濟大藏經」影片,當美國志工陳健師兄一句「上人要做的事,弟子就去做……」的承擔震懾不少同仁的心,有人濕了眼眶揪緊著情緒跟隨影片走過十二個月,並自省過去這一年是否踏實盡了醫療責任?是否分擔了 上人的憂心?內視鏡技師蔡真堅說,慈濟醫院是十方大德的功德財建設而成,唯有做好醫療品質,才對得起眾人的愛心。
上人一一授證十七位完成培訓的同仁,其中社區健康中心李佳霖護理師是慈濟技術學院畢業的慈青,三年前一場車禍,腿部粉碎性骨折整整復健了一年,「還好命還在,這段日子正好停下了思考未來的路。」康復後,他決定培訓,期許當 上人的好弟子。同樣是慈青的營養師楊忠偉、陳開湧只差一歲,今年一起受證,不論是培訓還是忙碌的工作都是相互成長的好夥伴。另外,七位榮董也一併受證,其中陳秀姬是核子醫學科陳慶元主任渡進來的病患,新陳代謝科黃怡瓔主任今年幫兩個兒子圓滿榮董,當時只是孩子的一句童言童語:想當慈濟「容易」董事,啟發黃醫師為兒子植福的心。神經外科林英超醫師感恩 上人成就了他的慧命,捐了榮董,他說「慈濟有許多人對我很好,這只是一點回饋。」 上人慈示,授證動作時間短暫,但胸前掛的「佛心師志」終身都要放在心上。
會眾帶著歡喜心依依上台領 上人的福慧紅包,五樓大愛講堂同時也有精舍師父傳遞 上人的祝福。緊接著急診黃正金主任影片登場,農家子弟出身的黃主任,就像「牛」一樣任勞任怨,行政業務外,主動承擔其他醫師卡不上的班,曾經一個月只休三天假。這位急診同仁眼中的鄰家大叔,總是默默的做, 上人的「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增加力量」是他的座右銘,黃主任九十九年參與培訓,更堅定守住心,做到職志合一。今年歲末祝福他現身說法,向 上人發願,「上人要做的事,弟子做就對了,會在臺中慈院做到退休,退休後也會當一輩子的慈濟志工!」
上人肯定黃主任的發願,也開示:「過了一年,我又少了一年的壽命啊!時間不夠用,世間事這麼多,生命又少了一年,有限的時間要很珍惜。」 上人感恩每天醒來,還能呼吸、手腳還能動,還能做很多事,他慈示:只要方向篤定,把握時間、透過空間開闊與凝聚人與人之間的力量,就能夠粒米成蘿、滴水成河,成就因緣。 上人提起在艱困情況下創建醫療志業,就是起於「不捨因病而貧,因貧而拖了病」的那一念心。 上人期許人人用大慈悲心行菩薩道,人人用愛付出、和合互協,才能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打造醫療人文典範醫院。
「守之不動,億百千劫,守之不動,億百千劫……信、願、行」,簡院長等廿七位醫師,以及廿五位各部門同仁演繹「行願」,一出場的氣勢就震攝全場,每個人動作精準到位,呈現十足道氣,傳達鑑真大和尚不畏艱難,六度東渡傳法的精神,精湛演繹獲得全場熱烈掌聲。緊接著,四十二位護理與醫技同仁演繹「圓夢」,呈現鑑真和尚守住一念心,終究在百轉千迴後,圓了東渡傳法的夢。慈青、教聯會同步在五樓大愛講堂演繹「行願」、「圓夢」,讓不能親臨國際會議廳現場的同仁,也有滿滿的感動。
最後, 上人領眾祈禱,人人虔誠一念許下新年心願,全場盞盞心燈閃爍,猶如每個人心中的光芒。 上人祝福每個人的願都能成真,化解惡緣結善緣,並祝福臺中慈院同仁像「圓夢」演繹,展現「軟實力」,以佛心疼惜病患,有好的醫療人員,才能幫助社會。
這是臺中慈院第二次在院內舉辦歲末祝福,超過上百位醫師、護理、醫技、行政同仁承擔引導接待、佈置、場控、機動、音控、捧燈、捧紅包與演繹等工作,大家守好各自的崗位,圓滿活動進行。
其中參與演繹 「行願」與「圓夢」的同仁,十一月十九日起就利用下班時間展開練習,直至歲末祝福當天,集合團練至少十五次,過程中,手語隊師兄姊,人文室同仁等都前來陪伴,擔任督導的簡院長也不斷叮嚀大家肢體與表情都要融入歌詞意境。
內科部邱國樑主任與許多同仁一樣,練「行願」練到膝蓋瘀青、破皮,對「過程」充滿感動,他表示,大家起初連步伐都不一致,能練到上台演繹,是互相配合的結果。邱主任很喜歡「心志已付,身隨之赴」這句歌詞,即使身兼臨床、教學醫師、內科部主任、志為人醫守護愛節目主持人等,邱主任相信「甘願做,歡喜受」,身體的勞累都會過去,既然已立定志向要在慈濟醫院服務,就會好好做。
演繹「圓夢」人員之一的9B病房護理長許琦珍,去年十月才報到,他深深感動歌詞裡「百轉千迴後,依然要圓這多年的夢。」九二一地震時,他正好就讀中臺護專,學校校舍嚴重損毀,看到慈濟人前仆後繼進入災區付出,深受感動,發願有朝一日要到慈濟醫院工作。五專畢業應徵花蓮慈院,因緣不俱足未能如願,許琦珍自省努力,廿七歲當上護理長,四年後終於來到臺中慈院服務,圓了夢的他說:「好好做,就對了!」
(文/梁恩馨,圖/賴廷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