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志工合心幹事雲來集,堅定道心傳功夫撒播愛
慈濟北中南東區合心醫療幹事四十位志工代表,八日上午齊聚臺中慈院感恩七樓教室參加共識會。緊湊行程中,每個人把握有限時間分享經驗、提出困難與建議,花蓮慈院顏惠美等資深志工傳承功夫,引導新的合心醫療幹事學習帶隊方法,大家彷彿充飽能量,將繼續回到各院撒播愛。
慈濟醫療志工合心幹事距離上次開共識會,已過兩年。有人多了白髮,此刻再聚,一個擁抱、一個笑容,跨越時空距離的一聲「好久不見!」那份早已相映的默契與熟悉,未曾改變。花蓮慈院張紀雪師姊一見到長期陪伴臺中慈院的林玉雲師姊,笑說:「當初的『讓愛傳出去』主角,傳到臺中就不回來了!」簡守信院長趁著中午評鑑預評空檔來向這群資深菩薩致意,看到眼前許多熟悉面孔,開口就說:「現在不知道怎麼辦了,既想回花蓮,也想回大林,可是臺中也有師兄姊的愛!」
這份愛,在六家慈濟醫院都一樣,正如共識會序幕的「花蓮慈院建院廿五週年」影片,講的是慈濟醫療志業的大愛,看著影片中 上人瘦弱身軀,噙著淚,面對醫院動土後龐大工程經費壓力,志工們賣力堅定護持,「一磚一瓦,在在和著志工的滴滴血汗。」霎時,許多人的眼眶閃爍點點晶瑩,隨著片尾曲「盤山過嶺」唱起「慈濟人,對師父走」歌詞,主持人柯國壽師兄帶大家一遍又一遍唱著,直到畫面隱黑,鏗鏘有力又堅定的歌聲依然持續,彷彿時間停格。終於,顏惠美師姊開口「好,我們來討論,換大林慈院報告。」瞬時才把大家拉回現實。
情緒仍激動的大林慈院黃明月師姊,哽著喉好不容易擠出一句話「在醫療志業真的很辛苦。」他延續影片尾聲,多位熟悉資深志工生前身影,思念說:「我們離開(往生)之前,對自己滿意嗎?我們有做到傳承嗎?我們可以為醫院、為同仁、為志工做什麼事?」黃明月師姊這句話,道盡現場師兄姊的心情。從花蓮慈院第一顆醫療志工種子顏惠美師姊開始,引領出後面浩蕩長的迷你袈裟隊伍,傳到關山、玉里、大林、臺北、臺中慈院,陪伴醫療志業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
黃明月師姊期待,六院本一家,不應該分你我他,那一家醫院有狀況或是有喜事,要互相幫助與祝福,這不是口號,更不是「算志工人頭」的比賽,志工們都是因為一分愛,匯聚在醫院,經由時間、空間,凝聚人與人之間的一分力量。 邱瓊玉師姊、林玉雲師姊接力報告臺北、臺中慈院志工的運作模式。
資深與新任的醫療合心幹事討論交流,內容包括:志工交接班、如何做到合和互協、如何提升志工的服務品質、幫助志工不會成為同仁的壓力來源等議題。顏惠美師姊指出,保護大家來做志工的那份愛心,需要思考讓他們來有事做,當合心關懷或是領隊志工,帶頭做典範,愛的漣漪才會越擴越大。許多人同時提到 上人「感恩、尊重、愛」的智慧,分享帶隊心得。
屏東區許金盒師姊搭清晨五點多的火車來臺中,雖然開會時間僅有四個多小時,卻像充飽了電,增加信心,「原來,很多問題不是只有自己會遇到!」臺北區陳麗秀師姊說,要學習「包容」每個人的不同,在行中符合 上人的法。臺中潭子區張嬰碧師姊認為,擔任醫療志工合心幹事年資尚淺,感恩大家給他一同開會的機會。人文室劉豐足師姊也抓緊時間,引領大家從感恩樓一樓後門出口,繞到急診入口,遠眺後山、第二院區,並感受中庭的寧靜氛圍,許多第一次來臺中慈院的師姊讚歎「臺中慈院空間真的好寬敞!」
當天同仁忙著醫院評鑑預評,社服室林怡嘉主任、核子醫學科陳慶元主任特地撥出短暫空檔向師兄姊致意,人文室胡進忠師兄則全程補位陪伴。中彰區醫療志工合心幹事熱情款待來自花蓮、宜蘭、臺北、屏東、高雄、臺南、雲嘉地區的老朋友們,不只在有限時間內,把報告機會讓給各區志工,還精心準備現煮咖啡、水果、芋粿、紅麴米糕,讓大家在開會過程與回程車程都有點心享用,同時致贈中藥局的寬心油、舒筋活絡膏、護手霜等,照顧大家健康。
一路來到大門,一張張菩薩容顏,笑得燦爛,離別的手,揮得特別用力,卻彷彿有條隱形的線,牽起彼此的默契,把愛持續撒播到六家慈院的各個角落。
(文、圖/梁恩馨)